摘自酒業家

剛剛,張裕發布公告,孫利強由于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仍將擔任公司董事,同時,張裕將以2060.5萬澳元(折合人民幣約1.03億)收購澳大利亞 Kilikanoon estate pty ltd 80%的股權,這也是繼法國富朗多、西班牙愛歐、法國蜜合花、智利貝斯酒莊后五年內第五次海外收購。
11月,張裕副總經理孫健曾在第九代張裕解百納新品發布會現場表示,“聚焦大單品、聚焦高品質是我們的兩大策略,第三個戰略就是全面推行國際化,我們已經在海外收購了四宗,今年年內有望實現第五宗。”
記者了解到, Kilikanoon公司原名“沃特維爾酒莊有限公司”,由現任總釀酒師Kevin Mitchell設立于1997年,位于南澳大利亞洲首府阿德萊德市的葡萄酒著名產區克萊爾山谷,是一家生產銷售中高檔價位葡萄酒的公司。
Kevin及父親Mort Mitchell均有超過20年的葡萄酒行業經驗,并擁有在克萊爾谷一個世紀之久的家族葡萄種植及葡萄酒釀造傳統。 Kilikanoon wines自創立以來,先后獲得大量榮譽。
由全球排名前三位的著名葡萄酒評論家James halliday編寫的《2013年度澳大利亞葡萄酒指南》中,將該公司評價為“雙紅五星酒莊”,并被評為當年“澳大利亞年度最佳酒莊”;2014年至今連續被評為“雙紅五星酒莊”。
張裕在2016年報中提到,要加快國際化步伐,繼續尋求澳大利亞、智利等葡萄酒主要產區合格的目標企業,完成在世界主要葡萄酒產區的全面布局,加強已收購企業管理,在做大中國市場業務同時,努力實現海外市場持續快速發展。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張裕提前布局自有進口酒體系,短期看將部分對沖國產紅酒需求乏力帶來的業績壓力,長遠看有望憑龍頭品牌運作經驗及渠道優勢,實現進口大單品推廣與多品種植入,在進口運作上占據優勢。
張裕認為,此次收購符合公司境外收購目標公司的條件和公司中長期發展目標的要求。
一,與本公司有著良好的互補性。目標公司位于澳大利亞著名的葡萄酒產區一克萊爾山當地及周邊葡萄原料,無論是品種還是數量均供應充足,其本身產品質量優良,產品表現出良好的市場競爭力,其產品特點及口味與中國主流葡萄酒消費者的需求較為吻合,而中國市場是其薄弱環節。本公司收購后,將其產品納入張裕的渠道在中國市場銷售,有利于較快形成銷售規模。因此,無論從產品、原料,還是銷售渠道上,與本公司均有較好的互補性,能夠獲得比較好的協同效應。
二,現主要股東及管理層(總經理和總釀酒師)在5年內保留公司股權,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架構,形成股東與管理層利益一致的運營機制,也有利于共同分享公司未來成長所帶來的收益,同時可以保證公司經營與管理的穩定。
三,公司規模較小,但產能擴充的彈性比較好。
四,該公司品牌美譽度較高,有利于擴大市場影響。Kilikanoon公司曾獲得”2013年度澳大利亞最佳酒莊“等眾多榮譽,產品質量優異,是澳大利亞屈指可數的幾家頂級酒莊之具有較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五,收購價格相對合理,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投資收益。據測算,若不考慮其產品在中國市場銷售獲得的收益,公司要收回投資本金,約需15年;若一并考慮其產品在中國市場銷售獲得的收益,公司要收回投資本金約需6-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