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一直都是國人送禮的首選,但是,經(jīng)常會聽到:你這款酒口感如何?這款酒喝的好喝不好喝?上頭嗎?啥感覺.... 之類的問題。 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口感,味覺,感受性等方面,個體需求不同,個體不一致,很難達到一個相對性的標準,那么如何去有一個大概的標準好要人去品鑒這個酒水? 找了找百度文章,發(fā)現(xiàn)如下一篇。值得鑒賞。
1、白酒的味
甜味
白酒的甜味主要來源于醇類,特別是多元醇類等。多元醇的甜味隨著羥基樹木的增加而加強。如丁四醇的甜味比蔗糖大2倍,己六醇的甜味更強。此外,多元醇都是粘稠體,均能給酒帶來豐滿、濃厚感,使酒口味綿長。
酸味
酸味是白酒的重要口味物質(zhì)。白酒中的酸類物質(zhì)一乙酸含量最多,其酸味有愉快感,是白酒酸味的主要成分。白酒中的各種有機酸還起調(diào)味解暴的作用,其中乳酸還能給酒以濃厚的感覺。
辣味
辣味是白酒的主要口味,不會飲酒的人初嘗白酒,頭一個感覺就是辣。白酒的辣味主要來源于乙醇,其次是醛類。極微量的乙醛即形成辣味,甘油醛、乙縮醛和過量的
糠醛、高級醇也會產(chǎn)生辣味,醛類物質(zhì)是發(fā)酵的中間產(chǎn)物,發(fā)酵完全可降低醛含量。此外,緩汽蒸餾、掐頭去尾、貯存老熟均能減少酒的辣味。
苦味
白酒的苦味主要是由于過量的高級醇、較多的酚類和糠醛引起的。這類物質(zhì)均由發(fā)酵產(chǎn)生,其中正丙醇極苦,異丁醇、烙醇均有苦味。另外,原料中的單寧、甘薯酮等苦味物質(zhì),由于蒸餾時被拖入酒中,也會使酒呈強烈苦味??辔堵额^的白酒不是好酒。
澀味
白酒的澀味主要是由高級醇、單寧、過量的乳酸乙酯等物質(zhì)引起。另外,起疏松作用的配料糠殼,如使用過多,也會給酒帶來澀味。白酒的澀味不應顯露。
二、白 酒 的 品 評
1、 品評的意義和作用
白酒質(zhì)量的優(yōu)劣,主要通過理化檢驗和感官品評的方法來判斷,理化檢驗要符合國家頒布的衛(wèi)生標準。感官品評也叫品嘗,評酒主要是通過人的感官如眼、鼻、舌、口腔來評定白酒色、香、味和酒體的一種方法。白酒屬于食品,任何精密儀器都代替不了人的味覺和嗅覺的判斷,而且人的感覺無法用理化指標來準確表示出來,所以在白酒質(zhì)量評定上有品評這個內(nèi)容。評酒可以選出名優(yōu)產(chǎn)品,供大家學習,互相勉勵,使白酒質(zhì)量不斷提高,推動全行業(yè)的技術進步。
2 、嗅覺和味覺的基本概念
人感覺到香氣是由于鼻腔上部嗅覺上皮細胞的作用,有香氣的物質(zhì)與空氣混合后,在呼吸時經(jīng)鼻腔的甲介骨,形成復雜的流向,其中一部分到達嗅覺上皮。此部位有黃色色素,稱為嗅斑。大小約為1.7—5平方厘米,是由支持細胞,基底細胞和嗅細胞組成。嗅細胞呈桿狀,一端通到上皮表面,浸入上皮的分泌液中,另一端是嗅覺細胞,與神經(jīng)細胞相連,通過嗅覺神經(jīng)將得到的刺激傳達給大腦中樞。
3、 味覺的基本概念
人們通過口嘗可以辨別出各種味道,是因為舌面上數(shù)量可觀的味蕾,味蕾上的味細胞受到刺激后傳給大腦,便產(chǎn)生味覺。常說的味有酸、甜、苦、咸,白酒中能引起上述4種味感的均在舌面的一定部位上起作用,甜味在舌尖,苦味在舌根部,酸味在舌面兩側。這就要評酒時要充分利用舌尖、舌側和舌根?!凹馓鸶嗨嵯虄蓚取崩蔽逗蜐恫粚儆谖陡?,是由刺激引起的。各種味之間相互有影響,同時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味道時,各自單一味道將會有升減。
4、 評酒室
評酒室要選擇在環(huán)境安靜,少有外界干擾的地方,室內(nèi)噪聲限制在40分貝以下。 2.4.1.2 室內(nèi)光線充足、柔和,無直接射入的太陽光,配有一定照明設施。 室內(nèi)空氣新鮮,無對流風,室內(nèi)溫度和濕度均勻,室溫在15℃—20℃,相對濕度50—60%為好。 評酒室的室內(nèi)色調(diào)要涂單一色,色調(diào)中等,地板光滑,清潔,耐水,保證一定的空間大小,不要太狹小。
5、 評酒杯
評酒杯采用無色透明,無花紋的玻璃杯,大小、厚薄一致,無明顯的凸凹感,以郁金香型60毫升容積的為最好。
6、 評酒時間
上午9時至11時為最好,下午最好在2時左右為宜。每次評酒不超過2小時,評酒時間長,易疲勞,影響效果。
7、 評酒的步驟
準備工作
(1)酒樣品種:對每次參評的酒進行分類,按同香型,同一工藝歸為一類。如大曲酒與麩曲酒之分,糧食原料與代用原料之分,酒的香型之分。每組酒樣不超過6個,每日最多評4組,每組評完后要休息半個小時左右。
(2)酒樣數(shù)量:工作人員對酒樣的酒杯編號,酒樣號與酒杯號一致。每杯酒樣注杯的3/5量,每杯注入數(shù)量相同。
(3)酒樣溫度高低,直接影響人的嗅覺和味覺,白酒的品評溫度規(guī)定為15℃—20℃度為宜。
8、評酒順序
同一類酒的酒樣要按下列因素排列:
(1)酒度:先低后高
(2)香氣:先淡后濃
(3)味:先干后甜
(4)酒色:先淺后深
(5)順序:要先由前至后,再由后至前,防止評前面酒樣,對后面酒樣有不良影響,也就是順序效應。如依次品評1號、2號、3號....酒樣,此時極易產(chǎn)生偏愛1號酒樣的心理現(xiàn)象、這稱為正順序效應。有時會產(chǎn)生相反的心理效應,偏愛3號或后面的酒樣,這稱為反順序效應。也要防止后效應,即在品評前一種酒樣時,常會影響后易酒樣品評的正確型。所以要由前至后,再由后至前,如此反復幾次,以得出正確的結論。
(6)每品嘗完一個酒樣,要用清水漱口。
9、 酒的品評步驟
白酒的品評一般分為明評與暗評,明評主要采取議論的方式,邊評邊議;按灑樣編號打分或記錄名次。在酒樣多和評酒人員多時,為了把按評搞得更準確,最好先對不同類型的酒明評議論,使意見統(tǒng)一或接近,以免打分相差懸殊,但不論明評或暗評,都要寫出評語,為改進和提高質(zhì)量提供依據(jù)。白酒的品評主要包括色、香、味、體四個部分。即通過眼觀色,鼻嗅香,口嘗味,并綜合色香味三方面的因素,確定其風格,即“體”。
具體方法為:
1、色
這是白酒在一定的酒度時的外觀形態(tài),是指舉杯對光、白紙作底,用眼觀察酒的色澤、透明度、有無懸浮物、沉淀物或渣子等。由于發(fā)酵期和貯存期長,常使酒帶微黃色,如醬香型白酒大多帶微黃色,這是許可的。如果酒色發(fā)暗或色澤過深、失光渾濁或有夾雜物、浮游沉淀物等都是不允許的。
2、香
白酒是香氣主要應該是主體香氣突出,香氣協(xié)調(diào),有愉快感,而無邪雜味。通常是將白酒杯端在手里,離鼻一定的距離進行初聞,鑒別酒的香型,檢查芳香的濃郁程度,繼而將酒杯接近鼻孔進一步細聞。分析其放香的細膩性,是否純正,是否有邪雜味。在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先呼氣再對酒吸氣,不能對酒呼氣,為了再鑒別酒中的特殊香氣,也可采用以下的方法作為輔助鑒別的辦法:
用一小塊吸水紙(過濾紙),吸入適量的酒樣,放在鼻孔處細聞,然后將此過濾紙放置半小時左右,繼續(xù)聞其香,以此來確定放香時間的長短和放香大小。
三、白酒感官鑒別的結果分析
(1) 色澤異常及渾濁沉淀的原因
白酒要求無色透明 , 如微黃而透明不算變質(zhì) , 白酒產(chǎn)生渾濁沉淀 ( 散裝的白酒較多見 ),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a. 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 , 若白酒出現(xiàn)渾濁沉淀 , 可將白酒放置 15~20℃的環(huán)境中。如果渾濁消失, 沉淀溶解 , 則表明這種渾濁沉淀是酒中高沸點的脂肪酸及其酯類 , 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 ,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產(chǎn)生的。當氣溫升高時 , 又可溶解消失。飲用這種酒對人體健康無害。
b. 加漿水不符合要求造成的渾濁、沉淀。這種現(xiàn)象多見于散裝白酒。所謂白酒加漿 , 是在高度白酒中 , 加入經(jīng)計算的水量 , 使白酒達到標準的度數(shù) , 加入的水對灑的品質(zhì)影響很大 ,要求為清澈透明、無異味、無懸浮物及泥沙雜物的食用水。若加漿水的硬度過大 , 可使酒出現(xiàn)白色渾濁沉淀。加漿水不潔, 酒呈異味 , 是不宜飲用的。
c. 外界污染造成的渾濁沉淀 , 白酒在貯存過程中 , 所用容器、管路不適宜 , 則可因外界污染,造成渾濁、沉淀 , 如鐵銹能使酒產(chǎn)生黃色沉淀及鐵腥味。采用質(zhì)量很低的血料紙容器 , 或在酒壇內(nèi)襯血料紙 , 而又未處理好 , 就會使酒出現(xiàn) 褐色渾濁沉淀 ,這就是酒中污染了血料所造成的?,F(xiàn)在很少使用血料容器。
(2) 香氣與口味
a. 若香氣及口味均符合感官要求 , 典型性突出或較突出 , 則為質(zhì)量好或者較好的酒。
b. 若有異香或異味, 就不可冒然飲用 , 可能為劣質(zhì)酒 , 應送食品質(zhì)量檢測部門檢測確定。
c. 若香味寡淡、尾味苦澀、飲后沒勁 , 其原因大多是兌水過多 , 酒度不足。如有條件 ,用酒精計測量酒度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