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酩悅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天氣漸漸的冷了下來,一轉眼“立冬”已至。
每年秋冬交替之時,許多上班族和體弱體虛的人飽受感冒頻發(fā)的困擾。除了平時不注意體育鍛煉外,其工作繁忙、心理壓力所造成的身體抵抗力低下無疑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適量飲酒不僅可以增強我們機體的免疫抗病機能,更能直接殺死部分病毒。酒進入體內后,通過促進新陳代謝,能散寒祛溫,活血通經(jīng),祛除疲勞,放松身心。長期喝的話,能夠延緩衰老。
白酒作為中國人最喜愛的酒類,在寒冷的冬天如何做到飲酒與養(yǎng)生兼顧呢?
飲好酒
飲酒養(yǎng)生之道,
對于酒的品質是最為看重的,
高度白酒,要么不喝,要喝就喝好酒。
正如顧仲在《養(yǎng)心錄》中所言:
酒以陳者為上,愈睞愈妙。
暴酒(指倉促釀成的酒)切不可飲,
飲必傷人。
正所謂:不苦、不甜、不酸、不辣,
是為好酒。
飲時心境要好
無論是與親友小聚還是月下獨酌,
飲酒時的心境都是很重要的,
古言“借酒消愁愁更愁?!?/font>
其實并不是無道理的,
身體不適、過分憂愁或盛怒之時,
如再飲酒,
勢如火上澆油,更宜失控,
以致造成不堪設想的后果。
對身體大不宜。
飲必小咽
從小看過各種綠林俠客,
或碗或壇,大口吃肉喝酒,
視為豪爽,
無論誰看了都覺得這才是痛快,
其實這樣飲酒是不科學的。
明龍遵釵在《飲食紳言》中說:
“喝酒不宜太多大急,否則會損傷腸胃和肺。
肺是心、肝、脾、腎、肺五臟中最重要的部分,
好比帝王車子的車蓋,特別不能損傷?!?nbsp;
其實吃飯、飲酒都應慢慢地來,
這樣才能品出味道,
也有助于消化,
不致于給脾胃造成過量的負擔。
勿混飲
各種不同的酒中除都含有乙醇外,
還含有其他一些互不相同的成分,
其中有些成分不宜混雜。
多種酒混雜飲用會產(chǎn)生一些新的有害成分,
會使人感覺胃不舒服、頭痛等。
空腹勿飲
中國有句古語叫“空腹盛怒,切勿飲酒”,
認為飲酒必佐佳肴。
因為酒進入人體后,乙醇是靠肝臟分解的。
肝臟在分解過程中又需要各種維生素來維持輔助,
如果此時胃腸中空無食物,
乙醇最易被迅速吸收,
造成肌理失調、肝臟受損。
因此,飲酒時
應佐以營養(yǎng)價值比較高的菜肴、水果,
這也是飲酒養(yǎng)生的一個竅門。
勿強飲
飲酒時不能強逼硬勸別人,
自己也不能賭氣爭勝,
不能喝硬要往肚里灌。
《荼余客話》中引陳畿亭的話說:
“君子飲酒,率真量情。文人懦雅,概有斯致。
夫惟府井仆役,以通為恭敬,以譫為慷慨,
以大醉為歡樂?!?/font>
言語中雖然合有輕侮勞動人群之意,
但他說的不要勸人醉是極為可取的。
酒后少飲茶
自古以來,
不少飲酒之人常常喜歡酒后喝茶,
以為喝茶可以解酒。
其實則不然。酒后喝茶對身體極為有害。
李時珍說:“酒后飲茶,傷腎臟,腰腳重墜,
膀胱冷痛,兼患痰飲水腫、消渴孿痛之疾。”
現(xiàn)代科學已證實:
所說的酒后飲茶對腎臟的損害。
據(jù)古人的養(yǎng)生之道,
酒后宜以水果解酒,或以甘蔗與白蘿熬湯解酒。
冬日的夜晚,閑暇時刻,美美地品上一杯酒,聽聽歌曲,讀讀詩文,驅走一天奔波的寒氣,祛除工作的疲憊,在愜意中靜心養(yǎng)生,實在是一種既健康又優(yōu)雅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