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環伺之下,西北白酒市場咋樣了?2024-07-26 16:07:45
摘自微酒

地域特色鮮明的西北白酒市場,競爭正在不斷加劇
提到西北,人們眼前都會立刻浮現出西北漢子“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場景。擁有全國土地面積三分之一的西北地區,一直是白酒市場重要的一部分,但也是最常被忽略的一部分。 在中國白酒行業的廣闊版圖中,西北這片遼闊而神秘的土地,孕育了不少美酒佳釀。雖然西北白酒產業整體相較貴州、四川、安徽等白酒強省并不突出,以至于業內一般將新疆、青海、陜西、甘肅、寧夏五省歸為一個板塊,但西北白酒以其獨特的地域文化和豐富的品牌陣容形成了獨特的市場。

由于在經濟、人口、交通等方面都不占優勢,因此西北白酒市場規模有限,西北五省市場容量加起來也不到400億元,但在白酒行業調整期來臨,擠壓式競爭的局面逐漸形成,西北市場的競爭也在不斷加劇,那些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拼刺刀”的名酒紛紛將目光落向西北市場。隨著近幾年白酒行業的發展變化,西北白酒市場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格局。
01
在西北五省中,陜西無疑是白酒消費最為旺盛的省份,市場容量估算在180億元至200億元之間。這里不僅誕生了四大名酒之一的西鳳酒,還孕育了太白酒、長安酒等多個知名品牌,它們共同構成了陜西白酒市場的主力軍。 甘肅的白酒市場容量也不容小覷,預計在80億元至100億元之間。該省擁有金徽酒、皇臺酒業兩家白酒上市公司,同時濱河九糧液、紅川酒等品牌也在甘肅市場占據一定份額,使其成為西北地區另一個重要的白酒消費省份。

相比之下,其他西北三省的白酒市場規模相對較小,新疆大概在50億規模左右,青海及寧夏則集中在20億元至30億元之間。 西北地區白酒市場地域特色鮮明。陜西以鳳香型白酒西鳳酒為主導,甘肅則以金徽酒為代表,青海以天佑德青稞酒聞名,新疆則是伊力特酒一家獨大。而寧夏雖以葡萄酒見長,但老銀川酒在白酒領域也有一定規模。 消費結構的多元化在西北地區尤為突出。一方面,高端白酒市場逐漸崛起,消費者對品質、口感和品牌的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中低端白酒市場依然龐大,同時個性化、健康化趨勢也逐漸興起。 在品牌方面,西北白酒市場品牌集中度較高。除了沒落的皇臺以外,幾家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上市酒企以及老牌名酒西鳳,憑借各自的品牌優勢、市場渠道和產能規模,在市場上占據著主導地位。02
西鳳酒作為西北白酒市場的“老大哥”,盡管如今已不在白酒行業的第一梯隊,但仍是西北市場的領頭羊,地位不可撼動。2023年,西鳳酒實現了銷售收入103.4億元,同比增長23%,成為西北唯一邁入百億陣營的白酒企業,充分展現了老牌名酒強大的市場潛力和增長動力。

從西北其他幾家上市酒企的年度報告來看,2023年西北4家上市酒企合計營收達到61.43億元,同比增長29.3%。這一增速遠超過去幾年,顯示出西北白酒市場的強勁復蘇。具體來看,2019年至2022年,這四家酒企的營收分別為52.89億元、43.99億元、48.71億元、47.51億元。而2023年,金徽酒、伊力特、天佑德均實現了超過20%的增長速度,顯示出西北白酒產業的蓬勃生機。 在凈利潤方面,2023年這四家企業的凈利潤之和為7.44億元,同比增長41.18%。這一增幅同樣令人矚目,進一步證明了西北白酒企業在提升盈利能力方面的顯著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金徽酒和伊力特在總營收和總利潤中的占比持續上升。2023年,這兩家酒企在61.43億元的總營收中占到了78%,而在7.44億元的總利潤中更是占據了90%的份額。這一趨勢表明,市場份額正在加速向名優白酒品牌集中,品牌力較弱的中小型白酒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

在今年一季度財報中,除皇臺外,其余三家西北上市酒企的營收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數據顯示,金徽酒、伊力特、天佑德分別實現營收10.76億元、8.31億元、5.26億元,同比增長20.41%、12.39%、32.77%。這一業績表現不僅延續了2023年的高增長趨勢,還進一步提升了市場對西北白酒產業的信心。 對于西北白酒產業的向好趨勢,行業專家表示:“西北白酒企業近年來通過結構性調整、渠道和市場變革等多方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不僅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為整個西北白酒產業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font> 也有行業人士指出:“在經濟環境疊加產業周期調整的雙重承壓下,西北各大酒企能夠取得如此業績實屬不易。這充分證明了西北白酒企業在面對挑戰時展現出的堅韌和創新能力?!?/font> 綜上所述,西北白酒產業正呈現出向好的發展趨勢,市場份額加速向名優品牌集中。在未來,隨著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和產業結構的持續優化,西北白酒企業有望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并為整個白酒行業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多年來,西北白酒產業的發展速度一直不盡如人意,這背后的原因或許多種多樣,但最根本的制約因素無疑是“走不出去”。西北市場雖然地廣人稀,擁有一定的市場容量,但想要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唯有“走出去”這一條路可走。 如今的業績增長,或許可以從西北白酒企業的全國化實踐成果中得到一些啟發。在市場布局方面,這些企業首先打穩根基市場,再聚焦突破省外重點市場。例如,西鳳以陜西省內市場+陜西省外市場+特區市場協同發展;金徽酒在省內一縣一策精準運營,深耕甘肅市場后,重點布局陜西;青青稞酒則在晉陜豫發展第二根據地;伊力特則選擇疆內市場區域下沉,實現主流價位產品全疆布局,疆外打造樣板市場,進而在江浙滬焦點市場進行突破。這些企業都采取了類似的戰略,即穩定大本營市場的前提下,尋找重點市場進行聚焦突破,而非直接開始廣泛的全國化戰略。 在產品戰略方面,西北白酒企業以次高端大單品實施省外市場的聚焦突破。金徽酒的老窖和能量系列、伊力特的伊力王酒等,都是這一戰略的具體體現。這些大單品不僅提升了企業的品牌形象,還有效地拓展了省外市場。 特別是西鳳酒,近年來不斷實施高端化戰略,注重紅西鳳系列酒品牌的打造。這一戰略調整不僅優化了產品結構,還有效地提升了品牌影響力。紅西鳳系列產品銷售在2023年實現了同比102%的增長,成為西鳳酒營收增長的重要動力。同時,五星紅西鳳、紅西鳳、紅西鳳1978等單品進一步形成了對高端、超高端等價格帶的覆蓋,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渠道方面,西北白酒企業積極招大商,通過廠商共建的方式借力發展省外市場。例如,伊力特與浙江商源通力合作25年,共同拓展市場;金徽酒則在南京等地區成立銷售公司,以更貼近市場的方式運作;皇臺酒業也在北京、成都和貴州分別設立銷售子公司等,實現戰略前移和獨立團隊運作。
04
過去,西北白酒市場主要呈現本土品牌間的競爭格局。盡管西北五省區人口超過一億,白酒市場容量超過300億元,但與南方諸省相比,其競爭烈度較低,多年來相對平穩,這也成為西北各大酒企如今與川酒、皖酒等存在差距的原因之一。 以往,這些酒企依托本省市場,經營好自身地盤并稍作周邊擴張,便能過得相當滋潤。然而,在行業存量博弈的背景下,市場份額正加速向名優白酒品牌集中。為了持續增長,茅五洋瀘汾等已實現全國化的頭部白酒品牌紛紛加大在全國市場的進攻力度,西北市場也不例外。因此,西北白酒企業面臨著其他名酒更為激烈的擠壓競爭,尤其是在高端白酒市場,壓力尤為顯著。 面對這一形勢,西北白酒企業紛紛開始行動。從業績來看,除了皇臺仍在困境中掙扎,其他幾家都在積極探索基礎建設、產品、營銷、渠道等各方面的轉型和創新,如省外設立銷售公司、積極擁抱直播帶貨等新興渠道等。 面對名酒環伺的競爭環境,西北白酒必然要維持不斷創新和突破才能實現持續發展。一方面,各品牌需要繼續加強品牌建設、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積極探索新的市場機會和發展模式,如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加強跨界合作等。如今,西北白酒企業大多都呈現了較明顯的增長,期望西北白酒市場能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成為行業新的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