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云酒頭條

9月6日,陜西寶雞,古稱“陳倉”之地,迎來了一場中國酒業盛會。以“從供給側到大市場”為主題的酒業領軍50人大會第四屆會議舉辦。
活動期間,數十家酒類流通企業齊聚。
華致酒行連鎖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偉、廣東粵強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富強、商源集團董事長總裁朱躍明、甘肅義順供應鏈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秉慶、遼寧英民酒業集團董事長符子英、1919營銷總裁鄭廣先、河南酒便利商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立斌、張家口市糖酒副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韻德貴八位大商作為代表,上臺交流和分享。
大商會議分享的話題,分別是“雙向奔赴,新形勢下的廠商關系”“酒業新周期的增長與路徑”,準確切中酒業發展脈搏。
八家大商,包含中國A股首家酒類流通上市公司,廣東打造全品牌、全渠道品牌運營商,酒類互聯網轉型領跑公司,以平臺+著稱的浙江大商,西北打造批發+零售連鎖的百年老店,河南酒類連鎖優等生,東北名酒代理商標桿,河北老糖酒公司代表。
八家大商公司年營收突破300億,商業模式各有特點,地域涵蓋東南西北中,在中國酒類流通行業頗具代表性。此次寶雞論道,為酒業變局期如何破局提供新視角,也為中國酒類流通未來發展,提出了新思路。
作為中國首家A股上市的酒類流通企業,2005年成立的華致酒行多年與茅臺、五糧液、洋河、汾酒、瀘州老窖、劍南春、奔富、拉菲等名酒緊密合作,對廠商關系有很深理解。
李偉以《穿越新周期、共擔新使命》為主題進行分享。

李偉
李偉表示,過去幾十年,中國酒業經歷不同的發展周期面對各種挑戰,展現出了強大韌性和適應能力,造就了酒業“量價齊升”繁榮局面。
近年來,中國酒業洗牌加速,強集中強分化,競爭激烈。渠道、品質、產能趨同,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但酒商仍需要保持信心。與此同時,政府、行業協會、上游酒企、流通酒商、終端門店產業鏈條每個環節,都承擔了助推酒業的責任。
李偉提出,面對當前市場環境,華致酒行始終堅持創新和改革。首先是產品升級、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不斷建設一支穩定的、專業的、有充分商業經驗的團隊。“廠離不開商、商離不開廠”,廠商搭建命運共同體,共同面對市場沖擊,這對于平穩度過中國酒業新調整周期十分重要。
此外,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出臺更多政策扶持、加強監管,確保市場的公平競爭和行業的健康發展。“讓我們一起攜手,同舟共濟、推動產業發展,穿越周期共創行業新繁榮。”李偉說到。
如果說李偉作為上市酒類流通企業代表,對廠商關系提出了建議。張秉慶則從酒商如何自我變革發展合伙人角度,分享了甘肅義順公司“雙連鎖”經驗。
2014年,甘肅蘭州義順公司成立義順酒行,拓展零售連鎖;2015年公司成立分公司,發展批發連鎖。
經過10年發展,目前公司零售連鎖板塊擁有“義順酒行”和“義順老張的店”60家門店,每個店設有多個合伙人,擁有員工200多人,營銷合伙人550人,其零風險參與,享受60%的門店利潤,在蘭州等城市實現29分鐘送達。
在批發板塊,公司擁有連鎖分公司業務處45家,員工200多人,覆蓋甘肅所有市州和縣區市場,每家公司員工持股1/3,享受2/3利潤分紅,服務終端店10000家。
在10年“雙連鎖”實踐中,公司不僅和員工實行了利益捆綁,還打造共享共建平臺,從定期舉辦線下沙龍、企業管理、法律服務、金融理財等八個方面,賦能合伙人及其企業。

張秉慶
實施上述創新,張秉慶提出,十年以來,公司每年兩位數增長,2023年批發板塊和零售板塊整體增長30%。2024年3-8月,義順直營連鎖板塊在集團的銷售占比超過四分之一,同比增長10.28%,電商業務比去年同期銷售增長了124.9%。
來自1919的鄭廣先,則以《場景數字化、助推產業生態化》為主題,分享了酒商如何向互聯網和數字化轉型。

鄭廣先
在鄭廣先看來,1919年經過多年發展,2024年整個戰略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原來的以新零售為主的加盟形態,變成了數字化場景的生態品牌,即“用數字化把酒水消費場景再做一遍”。
如何做?鄭廣先提出,“天地人網”——天網(流量)、地網(履約)、人網(資產),是最新戰略的基礎邏輯。同時,提出了“餐+酒——1919吃喝”“即時零售——1919快喝”“酒水私域——1919購”“無限零售——1919酒類直供(6S超級門店)”等四個解決方案。
為此,鄭廣先表示,面對當下的挑戰,酒業應聚焦品牌力、供應鏈整合、信息技術應用及金融賦能四大方面,共同構建新型產業生態。特別是供應鏈的開放與整合,將成為酒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鄭廣先呼吁,酒業同仁共同參與到這一產業升級中來,利用各自的供應鏈、服務及資源,共同打造超級新型的消費產業生態。他堅信,在需求邏輯發生變化的當下,只有攜手共進,才能創造更多的市場奇跡。
酒業新周期,酒商如何破局?
2020年伊始,中國酒業逐漸出現高集中、強分化、增速放緩,步入發展“新周期”。酒類流通企業如何破局?G50期間,五位酒商代表分享了觀點。
“1988年粵強酒業成立,當時一瓶五糧液才賣20多元,現在五糧液八代價格站上了千元,可以說30多年來,中國白酒特別是名酒整體量價齊升,酒業進入新周期后,這一生意邏輯發生轉變。”王富強表示。

王富強
量價齊升結束,如何破局?
首先,公司必須擁有更多的渠道,并具備把控渠道的能力,要在渠道上下功夫,與下游形成巨量合作。
其次,應該不斷創新,公司賺了錢可以拿一部分對新業態進行投資,“不同的賽道有不同賽道的營銷邏輯”,尋找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粵強成功投資酒仙網、微牛電商等都是成功案例。
王富強提出,粵強酒業定位全渠道酒水綜合服務商,布局全酒品全渠道,在做好傳統渠道同時不斷拓展直銷、電商直播、連鎖等新模式,為公司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與粵強酒業定位全渠道、全品類相比,浙江商源則強調聚焦“平臺+”。

朱躍明
朱躍明表示,1994年浙江商源創立以后,商業模式經歷了“賺差價”“品牌運營”“成立合資公司”三個階段,公司發展很快也出現了瓶頸。
2008年-2015年,公司從中山大學邀請了盧泰宏教授,以及參加《華為基本法》編撰的專家對企業咨詢,尋找答案,最后確定了轉型服務商,打造供應鏈向平臺商轉型。
2015年開始,商源不斷迭代升級,向供應鏈平臺+轉型,在做供應鏈同時,幫助前端運營,運營品牌,運營渠道,運營社群,包括運營物流,以及供應鏈金融,通過運營產業生態凸顯自身價值。
與廣東粵強、浙江商源不同,遼寧英民酒業集團聚焦名酒,走出了一條名酒區域深耕的成功之路。

符子英
符子英提出,1996年英民酒業創立,始終堅持名酒運營。2001年公司率先和貴州茅臺合作,開出了遼寧省首家茅臺專賣店。并先后攜手五糧液、汾酒、西鳳酒、劍南春等中國名酒。
以西鳳酒為例,2024年公司與西鳳酒合作,在沈陽布局了800-1200家終端門店,預計年銷售西鳳超2000萬元,公司還建設了數百平方米的西鳳名酒展示品鑒館,2025年1月即將開業,將為西鳳在東北市場品牌傳播市場拓展,起到很大作用。

蔡立斌
河南酒便利作為一家優秀區域酒類連鎖,近年來成長很快。蔡立斌表示,在酒業調整期,酒商不僅要求穩還要力爭做到規模第一,因為市占率越高現金流越好,從這個意義上看,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調整期強調做大規模,規模與利潤是否成為反比?蔡立斌認為這并不絕對,酒商要在“運動中求發展”動態平衡,這也為酒商如何穿越周期,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韻德貴
作為一家老牌國有糖酒企業,張家口市糖酒副食公司近年來穩中有進。韻德貴表示,計劃經濟時期產品供不應求,有“商德”的經銷商可以贏得口碑;市場經濟環境下供大于求,具備“德商”酒類流通企業才能持續發展。
近年來,公司堅持傳承國有糖酒公司良好口碑,通過搭建金融供應鏈、賦能培訓合作伙伴、深耕大客戶等策略,重點服務好張家口數百個客戶,經營業績不斷“穩中有升”。
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30多年,中國酒類流通行業經歷“計劃調撥”“流通批發”“鎖定終端”“消費者為王”等不同階段,中國酒商與時俱進,發展壯大成為酒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值此酒業新周期來臨,酒類流通如何破局?論道寶雞,八位大商的觀點已經給行業諸多啟迪。由此看來,G50的舉行為中國酒業提供了一場思想饕餮盛宴,寶雞激辯,更碰撞出了酒類流通變革思考的火花。
有了目標和方向、明確了方法,中國酒類流通行業必將“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