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云酒頭條

進入“兩會時間”,
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哪些提案、議案有望深刻影響行業?
2025年是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履職第三年。
3月4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
參加全國兩會,不僅是代表委員履行職責的莊嚴時刻,也是國家與人民攜手同行、共赴未來的美好期許。每年全國兩會期間,圍繞酒類產業發展,不少代表委員都會紛紛建言獻策。
他們中誰來自酒業?云酒頭條特將其在2024-2025年議案、提案中的相關觀點整理輯錄,以饗讀者。(以姓名首字母順序排列)

陳柏蓉
全國人大代表
舍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酒體設計師
今年兩會,陳柏蓉的提案重點關注傳統酒類企業數智化轉型、白酒國際化以及專業化技能人才培養。
她建議,引入新質生產力,通過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數字化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加強產品溯源和品牌建設,提升消費者對白酒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誠度,推動傳統酒類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也可應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建立監管大數據平臺,整合企業生產、銷售、質量檢測等信息,實現對白酒全產業的動態監管。
關于白酒國際化,陳柏蓉希望能更多鼓勵和支持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申遺,構建適應國際貿易的白酒標準體系,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切實可行的對外合作機制,多渠道助力中國白酒海外推廣。
陳柏蓉還就酒類技能人才流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她希望建立全國技能等級證書跨區域互通互認機制,已獲得第三方評價資質的全國性社會團體組織直接向國家評價中心備案,評價證書與各省證書互通互認,讓技能人才真正流動起來。同時,簡化技能人才補貼申領程序,放寬技能人才補貼取證時限要求。鼓勵技能人才回鄉創業,從政策上給予傾斜和支持。(每日經濟新聞)

蔡冠深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新華集團主席
蔡冠深今年帶來了9個政協提案,包括建議“十五五”規劃推動香港打造高水準對外開放平臺;加強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和“數字人民幣”發展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推動河套率先展開跨境低空經濟合作試點;持續加強港深軟硬體合作,推動河套“一區兩園”協同發展;關于香港積極響應支持中長期資金入市,助力內地銀發金融發展的建議;關于改善粵港兩地牌小汽車出入境安排的建議;關于推進香港西九龍高速鐵路站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的建議;關于借鑒香港軌道運營經驗帶動車站商務發展的建議;關于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的五點建議。(中評網)

董丹華
全國人大代表
山東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品酒師、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酒體研究所副所長
黃河流域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具備發展白酒產業集群的優越條件。在2024年的兩會提案中,董丹華建議,政府和行業協會應出臺相關政策,搭建平臺;同時重點扶持龍頭企業,帶動大中小企業協同推進;此外加大白酒產業科技創新和金融支持力度,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淄博日報)

顧祥悅
全國人大代表
今世緣酒業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
今年的全國兩會,顧祥悅重點關注了電商平臺發展。他建議從制度層面、監管層面等多維度重視電商平臺建設與發展,從完善價格監測與干預機制、強化稅收監管與數據共享、規范直播帶貨與授權管理、加大假貨打擊與維權支持等方面強化監管。
他同時建議,要加大研發與技改獎補力度,扶持企業建設創新平臺,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增強產業向“新”力。他還建議設立“公共文化日”,建強公共文化載體,創新公共文化活動,健全經費保障機制,加快建設文化強國。(揚子晚報)

郝持勝
全國人大代表
汾酒廠股份公司貯配一廠配置車間高級技師、竹葉青酒泡制工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汾酒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
在2024年兩會期間,郝持勝曾建議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及工藝的傳承與保護,應加大對竹葉青酒等露酒釀造技藝申報非遺的支持力度,全面整理歷史及當下的傳統工藝要訣,系統梳理技藝,做好工藝規范等經驗的整理。同時,以相關學術研究作為保護實踐的支撐,對有關工藝技法和經驗構成進行知識譜系的梳理和研究。(長安街知事)

梁金輝
全國人大代表
古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在2024年兩會期間,梁金輝建議,白酒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極推動白酒文化走向世界。梁金輝還表示,加快建立白酒走出去的聯動機制,搭建標準、文化、商務、海關、出入境檢驗、行業協會等多部門參與的平臺,整合國際貿易信息資源。(人民網)

李智慧
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質量技術部副部長
今年全國兩會,李智慧在提案中呼吁推動黃酒產業的高質量傳承與國際化發展。他建議將歷史經典產業納入到《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鼓勵類,享受相關稅收政策,以促進歷史經典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轉型。
“希望能夠加大對黃酒產業的宣傳力度,利用‘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契機,推動黃酒文化走出國門;通過官方渠道提升黃酒的國際影響力,讓黃酒走上國宴,走出國門。”李智慧同時建議,推動中國黃酒釀造技藝同時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一步擴大黃酒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制定一系列的黃酒出口優惠政策,多渠道助力中國黃酒走向世界。(錢江晚報)

買世蕊
全國人大代表
河南省新鄉市糖業煙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在2024年兩會期間,買世蕊提出,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和外賣平臺代表、餐飲企業代表、專業會計師、消費者代表等以聽證形式,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在認真核算外賣成本的基礎上,確定合理的傭金標準,從根源上改變商家將線上經營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行為。
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外賣平臺的監督管理,規范價格行為,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于同一菜品“線上線下不同價”的,要求商家必須在顯著位置明確標注。根據《反食品浪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督促商家在外賣平臺以顯著方式標識“適量點餐”“線上線下有差異”“食品分量”“食品規格”等相關信息。政府相關部門加大聯合監管力度,對誘導過度消費、飯菜質次價高、浪費等行為嚴厲查處。(人民網)

孫寶國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教授
在2024年兩會期間,孫寶國提出,爭取酒類國際貿易政策,加大白酒國際化推廣。面對白酒亟待解決目前關稅稅率嚴重不對等的問題,孫寶國建議有關部門制定一系列白酒出口優惠政策、積極推動國家層面貿易談判,爭取貿易條件平等,實現蒸餾酒類別平等稅率,為白酒走向世界助力。(新京報)

王賢
全國人大代表
賒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為支持酒類產業數智化轉型,王賢建議,一是落實黨的二十大對加快建設數字中國作出重要部署,針對傳統行業出臺相關政策,支持酒類產業數智化轉型,包括資金扶持、稅收優惠等專項政策;二是對酒類流通行業數字化改造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助力酒類流通領域的統一市場體系建設;三是支持建立酒業公共大數據服務平臺,加強對酒業新業態新模式監管;四是加強酒類產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培養數智化轉型所需的專業人才與課題研究;五是制定和完善酒類產業數智化轉型的相關標準,確保轉型過程的規范性和安全性等。(頂端新聞)

肖麗梅
全國人大代表
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客家糯米酒傳統釀造技藝”傳承人、河源市東源縣三紅糯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今年兩會,肖麗梅繼續關注鄉村振興和鄉村產業的發展。“作為一名基層代表和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客家糯米酒傳統釀造技藝),希望這一非遺項目能為鄉村振興注入產業動能,推動農文旅發展,形成‘一壇酒激活一片鄉村’的效應。既守住傳統文化根脈,又推動鄉村經濟發展。”(金羊網)

尹花
全國人大代表
青島啤酒科技研發中心主任、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尹花持續關注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轉型升級。2024年兩會期間,尹花曾建議,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共性技術研究,持續深化產學研用融合實踐,將科研優勢轉化成為企業的競爭優勢、發展優勢,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助力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建設,持續推動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轉型升級。(大眾網)

顏濤
全國人大代表
金東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珍酒李渡集團CEO、湖南湘窖酒業總裁
2024年兩會期間,顏濤建議,一是在白酒行業,從釀酒原料抓起,推動釀酒高粱的種植;二是進一步規范和完善酒類商品進出口管理,提高進口酒準入門檻,鼓勵中國酒業出海,尋找增量市場;三是出臺政策,在科技、人才、品牌、市場培育等方面提供支持,探索以酒業為主的產業園區、酒旅融合、展覽展示等領域的創新發展,助力酒業重回預期。(北京商報)

曾從欽
全國人大代表
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2024年兩會期間,曾從欽建議,要加快推進“大美工廠”建設,在助力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上持續發力;要始終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積極推進生產方式的綠色低碳轉型,全力創建“零碳酒企”;要打造生態化園區、實現生態化生產、提供生態化產品,不斷培育壯大綠色生產力。(四川經濟網)

昝圣達
全國人大代表
江蘇綜藝集團董事長
今年兩會,昝圣達帶來了《關于將養老機器人列為新質生產力發展重點方向的建議》,希望在破解老齡化社會難題與發展銀發經濟中找準結合點。他表示,推動智能養老機器人加快發展的條件已經成熟,應該將其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必須盡快付諸行動、盡快見效。
為此,他從推動三大核心工程、健全配套兩項機制和構造創新應用生態等三個方面提出建議。 包括建議中央財政聯合有實力的大型央企、實力較強的省級財政出資,設立大型產業基金;在長三角、珠三角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及老齡化突出的黑龍江省進行場景驅動試點,打造“智能機器人養老社區”示范項目。
昝圣達同時建議,構建監測的標準化體系,強化隱私與數據安全,制定出臺《機器人護理倫理指南》與“機器人事故與人身傷害賠償標準”等,規范倫理邊界。加速構建并完善智能養老機器人產業鏈,降低生產與維護成本。普及智慧養老教育,開展長期培訓計劃,爭取5年內培養100萬名持證“銀發數字輔導員”。(證券時報)

鐘麗琴
全國人大代表
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技術質量部中心檢驗科主管
今年全國兩會,鐘麗琴提出了關于優化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議,建議加大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夯實職業教育基礎,推動新型產教融合。此建議在會后收到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的答復。她表示,今年將重點關注企業職工數字素養和技能提升話題,“技能人才是國家的寶貴人才資源,應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平臺,我會把技能人才的心聲帶到大會上,推動技能人才的所期、所盼變成美好現實。”(廣州日報)

曾娜
全國人大代表
瀘州老窖酒釀制技藝第23代傳承人
今年全國兩會,曾娜準備了4項建議,涉及推動白酒國際化、加強天然氣穩量保價、電商平臺白酒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及建議、加快中國白酒聯合申遺進程。其中,關于電商平臺白酒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曾娜認為,隨著電商銷售模式日益成熟,網絡購物逐漸成為消費者主要消費渠道,白酒知識產權保護面臨著一系列新挑戰。
她建議,電商平臺要建立授權公示與核驗機制,提高準入門檻與保證金制度,并通過技術手段加強動態監管。司法部門要加大線上平臺知識產權侵權的懲罰性賠償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形成司法震懾。同時,構建國家級授權信息查詢平臺,制定專項治理政策,實現多部門信息聯動,提升稽查效率。(四川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