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湖北酒業

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白云邊銷售收入78.3億,同比增長1%。盡管未能達到預定的百億目標,盡管增速放緩,但是白云邊酒業還是表現出了出眾的戰略韌性與適應市場形勢的主動調適能力。
1
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白云邊銷售收入78.3億,同比增長1%,未達到既定的82億目標,這意味著白云邊增勢趨緩。
值得注意的是,在“縮量”已經成為普遍現象的當下,過去一些曾實現快速增長的名酒品牌,在近年來也有“緩增長”乃至“下行”趨勢。
2016年,中國白酒產業達到了產能高峰,當年產酒1358萬千升?,此后逐年下降,到2018年產能降到1000萬千升一下。2024年,降到414萬千升,較2016年累計降幅達70%。
? 不過與此對應,名酒企業卻處于擴產態勢,直到2024年,茅臺也出現了產能減縮—— 2024年全年茅臺酒基酒產量約為5.63萬噸,同比減產約900噸,這是茅臺酒近年來首次產量收縮。
與之相應的是,曾經高高在上的名酒企業,繼價盤下降之后,也有多家企業出現了營收、凈利的緩增或者下行趨勢,且這種趨勢有擴大的風險。
長期占據白酒行業第三位置的洋河,也在新形勢下面臨下降風險。
數據顯示,洋河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的收入約為275.16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302.83億元下滑9.14%;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15.92%至85.79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同比下降17.39%至83.97億元。
珍酒李渡披露的年報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0.67億元,同比增長0.5%;實現歸母凈利潤13.24億元,同比大降43.1%。若剔除一些價值變動以及股權激勵等因素后,經調整后凈利潤為16.8億元,同比增長3.3%。
也就是說,珍酒李渡在去年僅僅實現了營收與凈利的微增,大不如此前的發展狀態。在上市的第一年,珍酒李渡營收同比增長高達20.06%,
“珍酒李渡的營收主體,以珍酒為主,而珍酒增勢不再,與醬酒熱的降溫以及名酒整體遭遇的消費需求下降有關。”有業內人士這樣評價。
舍得酒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3.57億元,同比下降24.41%;實現歸母凈利潤3.46億元,同比下滑80.46%。
對于業績下滑,舍得酒業稱,主要受制于行業需求收縮及公司主動調整策略的雙重影響。
“無論是一線名酒,還是準一線名酒,都面臨一場由于消費需求側變動而帶來的大考。”湖北省酒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王遠認為,在這種形勢下,企業如何調整自己的運營策略成為關鍵。在風急浪高的新環境下,還是如同過去那樣走擴張型發展路線?還是因時而變、走穩健型的發展道路?這對所有酒企而言都是一個難題。
很顯然,白云邊在新的周期內,選擇了穩健型的發展之路。
2
在上一輪酒業調整期內,白云邊同樣選擇穩健,并借此安然度過行業危機。
2012年,白云邊的營收突破40億。巨大利好之下,地方政府也希望白云邊能夠再接再厲,擴產增效,實現更大的發展目標。
2012年10月,白云邊與松滋市政府簽訂戰略協議,實施“2211”工程,計劃投入20億增加產能,目標達到百億銷售和10億稅金。
但恰于此時,以“禁三公”消費為起點,酒業進入了一輪因消費端調整而引發的“波動”,名酒紛紛面臨價格倒掛、產銷波動的巨大危機。
此后數年,白云邊銷售收入一直在40億元左右徘徊,未能達到預定目標。
“很顯然,在那個茅臺價格都倒掛的年代,作為省級強勢品牌,白云邊自然也不能夠逆轉行業趨勢。”有熟知企業決策內情的經銷商認為,白云邊轉向了?壓縮低效產能、聚焦核心產品?,逐步淘汰利潤率低的口糧酒,集中資源培育年份酒系列的整體發展策略。
也即壓縮——聚焦——突破,整體上以“穩健”為宗旨。
在市場布局上,白云邊致力于鞏固省內基本盤,通過密集網點布局(如湖北市場滲透率達90%以上),以高性價比產品鎖定本地消費者,持續挖掘省內市場潛能。
伴隨著2016年后名酒回暖,白云邊一邊借助于行業大勢,另一邊借助于自己的深耕策略,穩健向前,逐步擴張。
例如在省內市場,無論是城區市場還是鄉村市場,無論是大型連鎖超市還是小型零售店,白云邊借助于扎實的體系化動作,全面開展了價格、陳列、氛圍監測和記錄,這勢對領導層提出的終端分類、牢抓終端策略的全面落地。
扎實推進之下,2018年1——11月,鄂東片區銷售額增幅達到23%。
同一年,湖北省內江漢片區深入推進產品陳列,其中十堰丹陽市場完成了8個鄉鎮95%以上的鋪市率,年銷售額也同比增長20%。
白云邊針對?省外市場,則選擇性擴張?:利用交通便利重點突破周邊省份市場。
2018年,白云邊在豫北蘭考市場完成年度銷售任務超20%;豫南片區則針對不同市場制定不同的政策方案,其中汝州全年回款創新高,全年“4星”增長40%,“12年”增長80%,“15年”增長40%;新縣市場全年“12年”增長達90%,“15年”增長108%,回款增長超50%。
白云邊酒業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梅林就此表示“新時期即將到來,2018是白云邊新型發展期的元年。”
到2019年,白云邊全年銷售額正式突破50億元大關,標志著其完全走出“調整期”,以穩健姿態進入新的成長周期。
3
從2014年后穩住陣腳道2018年實現回暖,白云邊在上一個行業調整期以主動的戰略調整和“穩健”作風贏得了市場,成就了又一波增長。
那么面對2023年后消費端的巨變、面對名酒企業普遍性的價盤波動以及緩增長乃至下行壓力,白云邊又會有什么樣的應對措施?
首先在產品層面,白云邊采用錯位定價、聚焦核心的策略,聚焦年份酒系列?:以20年陳釀為核心單品(2024年銷量149.36萬箱,增速14%),提升中高端產品占比;主攻100-300元中端市場,廣東市場年份酒平均箱價同比提升112元,通過高性價比避開與高端名酒 的正面競爭。
在產品個性上,強化兼香型定位?:突出“中國兼香白酒首強”標簽。
其次在渠道體系上進行深度調整,?“一線三點”終端布局?:聚焦酒店、宴席、團購三大場景,重塑流通渠道;壓縮渠道層級?:減少經銷商加價環節。
第三,布局方面,在鞏固本省大本營市場的同時,向廣東、河南等湖北務工聚集地積極滲透。
2024年,在湖北省內收入占比超60%,武漢單城銷售額達17億元,通過密集網點覆蓋(滲透率超90%)維持基本盤穩定?。
在總體戰略目標的實施上,強調依據現實情況適時調整。
董事長梅林主導“穩增長”策略,將2024年目標從百億調整為82億元,強調“提升產品均價”而非規模擴張,銷售費用率同比下降2.3%;?在品牌營銷上采用保守化策略?:廣告投放聚焦觸達率高的媒介以及終端促銷,保障投放的性價比。
在這一系列“穩健型”戰略之下,白云邊在2024年度保持了真正的“緩增長”,雖然增長率只有1%,但是白云邊保證了健康的現金流,同時核心單品20年陳釀保持雙位數增長。
“在行業調整期來臨之際,穩住比增長更為重要,健康的現金流比營收規模擴大更重要。”湖北省酒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王遠認為,正如同巴菲特等投資大亨秉持的“穩健而保守”的投資策略一樣,不追求最高的擴張規模與最高的利潤,而是保持持續而穩定的增長,才造就了一代投資串起。
白云邊也正通過自身的經歷與企業核心精神,踐行著“穩健”而非單純追逐規模和速度的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