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云酒頭條

京東618數據引發行業熱議,酒類成交額同比增長40%,茅臺、五糧液分別以60%、65%的增速領先,汾酒、郎酒、古井貢等品牌均實現35%以上的強勁增長。
與此同時,美團閃購以平均28分鐘的配送時效重塑消費體驗。618期間,平臺70%訂單在30分鐘內送達,夜間訂單占比超25%,且平均31分鐘完成履約。這場消費端的數字狂歡,正被即時零售引擎推向新高。
在消費端掀起變革風暴的同時,生產端也已全面發力。茅臺醬香酒招募7000家終端店入駐美團、餓了么、抖音三大平臺構建即時零售網絡,瀘州老窖推出“直播+小時達”模式,洋河加速布局本地生活服務,打通零售和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頭部酒企的戰略卡位,標志著即時零售已從渠道補充躍升為戰略核心。
這不是階段性的銷售突破,而是渠道生態的結構性重塑。“全時段響應、即時性履約、多場景滲透”三大特性,正推動即時零售成為消費新常態與增長新引擎。
隨著美團深夜訂單31分鐘送達美酒,直播間觀眾變身即時消費者,傳統渠道“靠信息差賺差價”的商業邏輯已被徹底顛覆。
面對這場渠道革命,傳統經銷商站在生死十字路口。隨著酒企直連平臺,消費者指尖輕點獲得美酒,渠道商的價值根基何在?萬億酒業市場的版圖重構中,誰能成為最后的贏家?
01
渠道絞殺
三把“尖刀”刺向傳統經銷商
消費鏈路的崩塌正在摧毀渠道根基。眼下,這樣的消費場景正司空見慣:露營帳篷旁,年輕人刷著酒廠直播,手指輕點便完成下單。58分鐘后,冰鎮的小瓶白酒已送至手中——這種“即時微醺”的體驗,顛覆了傳統“囤貨過季”的邏輯。
美團閃購更揭示殘酷現實。深夜十點后,每10個訂單就有7單含酒水,31分鐘的閃電配送將消費時空碾得粉碎。隨著直播間變身銷售前臺,快遞員取代門店導購,傳統渠道“廣告曝光、線下比價、門店采購”的長鏈條徹底失效。
價格體系的崩壞吞噬著最后利潤。行業調研顯示,電商平臺將名酒化身引流工具,部分平臺標品定價顯著低于傳統渠道,這讓經銷商倉庫里的同款產品瞬間成為燙手山芋,并直接導致市場價格嚴重失控,曾經的主力產品淪為經營負擔。
酒企渠道扁平化直切命脈。茅臺醬香酒構建7000家即時零售終端網絡,瀘州老窖將500家形象店改造為“直播+前置倉”,洋河借高線光瓶酒直連消費者……生產企業將過去的“渠道為王”改成了“一路向‘C’”,這種渠道扁平化,宣告了以“壓貨促銷”為核心的傳統經銷體系正在崩塌。
02
破局實驗
戰略收縮與價值重構
面對生死困局,1919祭出組合拳。
7月8日,1919董事長楊陵江在“逆天·改命——中國酒業孤勇者聯盟大會”宣布,年底前將淘汰1500家低效門店,同時正式開啟“餐酒結合”新征程。這個曾經創造酒業四次變革的“破局者”,再次以壯士斷腕的姿態,開啟“謀生”的破局試驗。
1919的做法完全基于它的提前布局。5月30日,楊陵江曾在微信朋友圈透露“美團618開門紅戰報顯示,1919酒類直供成交額年同比增長80倍”。另外,1919在餓了么、抖音同比增長幾十倍,其自有入口“1919APP”更是增長至百倍,即時零售早就被楊陵江“即時把控”。
及早布局者將獲得結構性紅利。在即時零售賽道,酒仙集團董事長郝鴻峰也屬于“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破局人。他告訴云酒頭條,“即時零售已經成為酒類零售的重要增長極,在未來至少有20%-30%的銷售是通過即時零售來完成的”。
酒仙集團一直是即時零售的推動者,早在2014年就推出“酒快到”零售平臺,并憑借“酒快到,19分鐘送到”的服務理念完成快速增長。
據郝鴻峰透露,過去幾年,酒仙集團旗下1000多家門店已完成與美團、餓了么、京東的合作,每年都有持續的高速增長。未來3年,酒仙集團還要開10000家線下門店,除做好日常零售外,主要任務就是積極擁抱即時零售。
證券分析師張偉敬認為,隨著人口迭代和消費者習慣變化,“30分鐘內送萬物”將成為消費大趨勢。“酒水板塊即時零售趨勢甚至要比2019年的抖音還要火,預計2027年全渠道規模將接近1000億。傳統煙酒行應該及時擁抱即時零售,堅定轉型,千方百計‘趕上車’”。
其實,酒類經銷商的即時零售一直在路上。除1919快喝、酒快到之外,酒小二、華致酒行等都已成為即時零售的佼佼者。在它們的引領下,傳統煙酒行也采用與平臺合作的模式,紛紛加入即時零售大軍。
03
三條轉型路徑
傳統經銷商的絕地反擊
酒業即時零售本質是線上平臺與線下門店的深度耦合。張偉敬表示,“30分鐘配送時效與酒品多樣性,注定平臺無法完全自建前置倉”。
他進一步表示,當前傳統經銷商正通過三種方式切入戰場。
自建閃電倉:百川“酒驛棧”、粵強“酒千斗”、河南省副食“酒漣連”、深圳有酒信息科技等區域商家開辟新戰線;
加盟成熟平臺:煙酒店擁抱華致酒行、1919、京東酒世界等連鎖巨頭;
單店入駐平臺:在美團閃購、抖音小時達開設“倉店一體”前哨站。
1919以餐費報銷重構消費邏輯,千里智庫創始人歐陽千里點破關鍵“經銷商必須比即時零售更‘即時’——或提供餐飲消費的閃電響應,或打造以酒為核心的社交資源池”。濱河九糧液45%高增長印證,設計“中秋宴”“商務局”等場景方案,服務溢價遠超商品差價。
楊陵江“公司只有合伙人和老板”的宣言正在落地。其砍掉中間層級實現數據直連,POS機變身用戶ID采集器,送貨員升級品鑒顧問。
當人的價值超越貨的價值,渠道才真正重生。
資料顯示,德國三分之一酒莊在成本擠壓下永久關閉,意大利葡萄酒商靠出口苦撐度日,全球酒業正經歷殘酷洗牌。經銷商的“逆天改命”,本質是與效率衰退的生死競速。
1919裁撤1500家門店的決絕,洋河高線光瓶酒預售火爆,揭示出兩條涇渭分明的命運軌跡。隨著美團“超腦”系統將配送時效壓縮至23分鐘,京東秒送專區實現“9分鐘達”,傳統倉儲價值正被數字化基建無情替代,經銷商的核心職能也正被肢解。要么成為本地的生活設計師,要么淪為轉型的沉沒成本。
正如楊陵江所言:“寒冬才會有機會,我們要勇敢地去定義時代”。
“貨架”消亡的時代,唯有手握場景設計權與用戶資產者,方能建造屬于明日的新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