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云酒頭條

2025年白酒上市公司半年考受宏觀、產業、政策影響,“期中測試”面臨較大壓力。酒企面對變化積極變革,C端化、大眾酒等成穿越周期看點。
進入8月,白酒上市公司半年報也將陸續出爐。
按照相關規定,上市公司半年報須在當年6月結束后兩個月內完成披露,這意味著8月31日前,所有白酒上市公司都要交出半年“成績單”。
“成績單”亮相,猶如考生交卷,對未來白酒走勢有很強指引作用。
即將公布的白酒半年成績單,凸顯哪些行業特點,蘊含什么亮點和看點?云酒頭條在深度調研后進行前瞻分析解讀。
01
宏觀、產業、政策共振
行業壓力釋放
與2022—2024年白酒行業普遍兩位數增長相比,2025年白酒上市公司增速放緩或負增長或將成為普遍現象。這是受宏觀經濟、產業周期、政策因素等影響及“三期疊加”的結果。
從外部環境看,2022—2024年,反映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的PPI出現下滑。除2022年PPI同比上漲4.1%,隨后兩年分別同比下降3.0%、2.2%,2025年1—6月PPI再次同比下降3.6%。疊加同期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持續走弱,有專業人士分析,經濟發展出現“通縮”特征。
從產業周期看,受房地產尚未回穩、人口老齡化和90后、00后逐漸成為飲酒主力影響,酒飲消費結構和場景生變,“小聚小飲”“微醺”漸成主流,白酒消費量整體下降。2025年上半年,白酒產量同比再次下降7.2%。
從政策因素看,政務商務消費曾是中高端白酒主流消費場景,近年來白酒政務消費占比大幅下降,經濟活躍性下降后商務宴請減少,500—800元次高端產品價格倒掛加劇,行業短期面臨回調壓力。
上述“三期疊加”且同時共振,對白酒產業影響深遠,行業承壓后釋放的壓力已傳遞到上市公司,必然拉低上市公司營收和利潤增速,影響“期中測試”得分。
02
2025中報季四重看點
若宏觀經濟、產業周期、政策因素皆屬外因,酒企只能適應無法改變。面對急劇變化的外部環境,2025年酒企紛紛變革突圍,試圖穿越周期。C端化、大眾酒、低度化、主動減速理性發展成為看點。
C端化方面,7月,酒鬼酒與胖東來推出聯名款白酒酒鬼·自由愛。該產品在胖東來全國13家商超及線上平臺同步首發,為讓消費者喝到明白酒,這款產品采用“裸式”定價,出品方公布綜合成本為168.26元/瓶(含稅費及開發成本),毛利率為15.87%。產品上市出現搶購潮,永輝超市鄭州門店20分鐘售罄,二手平臺價格炒至210-245元/瓶,成為行業少見爆款。
大眾酒方面,6月,洋河股份聯合京東推出洋河大曲光瓶酒金洋河、藍洋河系列,42度單瓶售價59元。產品上市后憑借高性價比在京東快速旺銷,種草人數超過十萬。該產品線上預售首日秒罄,48小時銷量破萬,線下渠道“到貨即爆單”;7月,洋河股份官宣藍洋河奪得京東白酒熱賣榜第一名,這一案例展現出經濟調整期大眾白酒旺盛的生命力。
低度化方面,6月,在2024年瀘州老窖股份公司股東大會上,公司宣布研發成功28度國窖1573,將適時投放市場;7月,五糧液宣布9月推出29度五糧液·一見傾心等低度酒。2025年以來,貴州茅臺、山西汾酒、水井坊等酒企紛紛涉足低度白酒,如貴州茅臺在其2024年年報中即表示,當年已完成醬香系列低度酒體配套設施建設工程項目,名酒正通過低度化擁抱年輕消費者。
理性發展方面,面對環境之變,酒企普遍下調增長目標,如2025年茅臺將營收增速設為9%左右,弱化規模擴張導向;五糧液提出營收增速“與宏觀經濟指標保持一致”,不再設定具體數字考核;瀘州老窖、汾酒等強調“穩中求進”;洋河、古井貢酒將“夯實市場基礎”作為核心;今世緣則追求“利潤與經營質量的動態平衡”。
如何看待即將揭曉的白酒上市公司半年報?
云酒頭條發現,作為消費類產品,白酒具有很強周期屬性,目前全球和中國經濟整體調整,新舊產業轉型、消費場景生變,2025年白酒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無疑面臨較大壓力。
另一方面,周期到來并非無所作為,從酒企積極發力C端化、大眾酒、低度酒可看出,其正在創造條件穿越,彰顯出很強的韌性和創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