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燃點創始人王占家
(云酒頭條ID:YJTT2016)
白酒好喝嗎?我猜,即便是幾十年酒齡的人也未必能真正地喝出白酒的美妙!
原因很簡單,因為多數人從一開始喝白酒就不是為了好喝而喝酒的。你還記得第一次端起白酒是為了什么嗎?為了友情,為了工作,為了客戶,為了親情,為了領導,為了好奇,為了宣泄……原因成千上百,但就是沒有為了“好喝”。
喝酒想喝出“好”來需要倆條件:一是得喝“好酒”;二是得“會”喝酒。
想要“會”喝,得知其然,還得知其所以然。本文將從兩方面為大家詳細的解讀白酒與我們感官之間的奇妙聯系。
?
白酒風味輪
眾所周知,人身體有五官,眼耳鼻舌身,人通過五官來感受客觀世界,產生喜怒哀樂等意念情緒。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人天生就會喜歡能產生愉快情緒的物質,討厭產生痛苦情緒的物質。
眼睛看到的是視覺,耳朵聽到的是聽覺,鼻子聞到的是嗅覺,舌頭品到的是味覺,身體感知到的是觸覺。這些綜合而來就是我們常說的感覺。
對喝白酒這件事,耳朵發揮的作用不大,在此略過。眼睛的作用有一些,簡單說說。就是看白酒是不是清澈透明,要是微黃就更好了,說明是陳的純糧酒。
白酒和身體接觸的主要是舌頭和口腔,形成的感覺叫口感,如澀辣柔凈等。
白酒氣化入鼻腔,形成嗅覺,也就是香氣,這里的香氣有正向的,如果香、糟香,也有負向的,如泥臭、腥臭等。而且,香氣不僅僅是在喝之前聞到的,更多的是在喝的過程中甚至是喝后回味都能感知到。
白酒入口和舌頭接觸產生味覺,即口味,從舌尖經舌兩側到舌根分別感覺到甜咸酸苦。甜是絕對正向味覺,也就是無論什么甜都能讓身體產生愉悅感;苦是絕對負向味覺,即無論什么苦都能讓身體產生不適感;酸和咸是相對味覺,適中的話會有愉悅感,過度的話會有不適感。
邛崍的濃香型白酒服務平臺——【邛酒+】,在江南大學和中國釀酒工業研究院有關風味輪研究成果基礎之上,結合燃點白酒幾百萬用戶實際體驗,提出的【邛酒+】濃香型白酒風味輪,在這方面做了探索。風味輪從上述的口感、口味、香氣三個維度對白酒的風味進行描述。
口感
一款白酒的口感可以從這五個維度來評判,【余韻】、【純凈度】、【協調度】、【豐滿度】、【辛辣度】。
口味
甜酸咸苦鮮,這五種味道構筑了白酒主要的味覺世界。這些味覺由白酒中微量物質如酯類、醇類、酸類、羰基化合物等產生。
香氣
白酒中的香氣有數百種之多,這么多香氣混合在一起的氣味就更為復雜,但簡單歸類,白酒中的香氣只有三類:原料香、發酵香、陳釀香。每一類香氣又可再細化,但就普通人的普通嗅覺和味覺靈敏程度而言而言,一共只有如下七種香氣較為顯性:原料香(糧香/曲香)、發酵香(糟香/窖香/青草香/果香)、陳釀香(陳香)。
?
呈現各種味道的主要物質及其閾值
你肯定會問:白酒里怎么可能有這么多味道?
這就涉及到白酒里的微量物質和閾(yu,四聲)值的概念。
白酒中最主要的成分是酒精即乙醇和水,占總量的98%-99%,酒精的香氣很難描述,味道是辛辣微甜。
剩下1-2%的微量有機化合物有酯、酸、醇、荃等近1000種,能定量分析的有300多種。它們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質,決定了白酒的風格和質量。
1、酯類化合物。約占總微量化合物的60%,主要有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等,這四種酯占總酯的90%。酯類物質氣味芳香,有水果香味,口味微甜帶澀。己酸乙酯在濃香型白酒中比較突出。
2、酸類化合物。約占總微量化合物的14%-16%。主要有乳酸、乙酸、丁酸、己酸等,這四種酸占總酸的90%以上。酸類物質是白酒的主要香味成分,氣味口味偏酸。
3、醇類化合物。除乙醇外,約占總微量化合物的12%。主要有異戊醇、異丁醇、正丙醇等。醇類物質與酸類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酯類物質。味道偏甜。
4、羰基化合物。約占總微量化合物的6%-8%。主要有乙醛、糠醛、酮類等。
下面幾張表羅列了主要微量物質體現的口感、口味和香氣上的體現。
舉個例子,己酸乙酯的閾值是0.06,也就是說,1毫升白酒中有0.06毫克己酸乙酯的話就能感覺到己酸乙酯的水果香。
曾經有專家做過一個實驗,用食用酒精做基酒,加入20種左右的微量物質,調出的白酒酒體質量非常低,沒有一點曲酒的風格特點。可想而知想用食用酒精勾兌出和糧食釀造酒一樣的口感口味香氣是多么不容易,結果是 食用酒精只能勾調品質不高的低價酒了。
白酒有酸甜苦辣咸鮮澀,人生有喜怒哀樂驚恐悲。
體會不到人生的不容易,就很難感受到白酒的"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