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葡萄酒商業觀察
2019年2月1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帶隊,長城葡萄酒領導班子與張裕葡萄酒管理層在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進行友好會面,并針對2019年中國葡萄酒行業的發展進行了交流。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葡萄酒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楊強,中糧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糧長城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士祎,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健,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記明,中糧長城葡萄酒主要領導班子成員,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層成員等領導出席了交流會。

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健對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糧長城葡萄酒領導班子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并帶領參觀了張裕葡萄酒灌裝車間、酒莊、地下酒窖、葡園基地。
國產葡萄酒合作空間不可小視
長城和張裕的這次走訪交流,在新春時節向中國葡萄酒行業傳遞出了聚合發展,共創輝煌的正面信號。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葡萄酒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楊強表示,此次“強強會面”,給國產葡萄酒行業2019年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新的動力。

本次中國兩大葡萄酒企業的交流,是在葡萄酒行業尚處在調整期的背景下。眾所周知,國產葡萄酒產量數據連續四年出現下降,再加上2018年中秋國慶旺季不旺,為行業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長城葡萄酒和張裕葡萄酒做出了表率,用大企業的身體力行為行業發展施加合力。中國葡萄酒行業最需要的,就是這種龍頭企業的驅動力。有了這一動力,整個行業才能向更規范、更光明、更自信的方向發展。

在國際酒業歷史上,酒業巨頭之間除了競爭,還有諸多合作的空間。例如成立于1993年的 國際洋酒協會(IFSP),其成員公司包括:帝亞吉歐公司、法國軒尼詩公司、保樂力加公司、法國人頭馬公司、百加得公司、百富門公司、占邊公司。協會的目的是對世界任何范圍內發生的與其成員公司品牌有關的假冒活動進行打擊。國際洋酒協會目前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積極開展活動。
有行業觀察者表示:長城、張裕可以在中國葡萄酒文化的全球推廣、國產葡萄酒標準的制定、國家產業政策的制定、消費者教育、規范市場競爭行為上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龍頭企業將撐起行業的天花板
在交流會上,李士祎表示,中國葡萄酒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只有形成合力、抱團取暖,才能在如今競爭激烈的葡萄酒全行業中擴大規模,提升品類影響力,在消費者心中樹立國產葡萄酒品質好、品牌好的形象。如果固步自封、各成一派、缺乏交流,那么影響的將是整個中國國產葡萄酒全行業的美譽度和市場份額,那這個市場一定做不大。長城葡萄酒和張裕葡萄酒作為中國葡萄酒行業的兩大龍頭品牌,要起到表率作用,為全行業向著交流協作、共同進步的方向發展努力。

孫健稱:中國葡萄酒要發展,需要有開放的視角和格局。同樣,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之間也應該敞開胸懷,加強溝通與交流。從品牌、技術、市場、渠道方面進行多方探討,創新模式。與行業內的其他企業、品牌凝聚在一起,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
會面傳遞出兩個積極的信號
這次長城、張裕領導層的會面雖然短暫,卻為市場傳遞了一些積極的信號。
信號一:兩家企業的領導班子的都具有國際化視野,企業戰略明確,執行路徑清晰,有助于穩定國產葡萄酒基本面。長城2017年9月完成了領導班子調整,張裕的新領導班子是2018年初形成的,這兩家企業的領導人都具有國際格局,他們深刻理解國內市場就是國際市場的現狀。在堅守品質的基礎上,不斷的在戰略上進行升級。2018年長城葡萄酒提出了引領東方葡萄酒成為世界葡萄酒第三極的戰略目標。這一年,長城砍掉大量低效產品,編織了一張貫穿五大產區、五大戰略品牌的產品網絡,以“產區風土”、“中國味道”具象品牌內核,向外界傳達提升品牌高度的愿景。同時,大力削減冗繁機制,密集推出多項市場舉措,大踏步邁出國際步伐,僅用270天,就完成了2017年全年業績。

而張裕提出了“三個聚焦”的戰略,推出了第九代解百納,“醉詩仙”這款深度擁抱年輕消費者的大單品市場表現亮眼,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持續增長。
信號二:打破渠道碎片化,市場向大品牌集中是大勢所趨。近年來,國產葡萄酒第一和第二陣營進入了強分化階段。第二陣營的部分企業葡萄酒主營業務下降,根據地市場被蠶食的現象明顯。而近年來新興的精品小酒莊的體量和市場網絡、品牌影響力還無力撐起國產葡萄酒大盤。渠道碎片化成為行業之困。而打破這個困局主要靠龍頭企業的作為。2019年,長城在渠道上將聚焦核心戰區,重點城市,劃分25大戰區,在營銷體系上推出百城計劃、千商計劃。
長城推出的千商計劃,正是要鼓勵經銷商向三四線乃至五線城市做深入的滲透,而長城也在不斷加強品牌建設,增加在各個宣傳渠道上的投入,加強消費者品牌印象。

此次長城葡萄酒與張裕葡萄酒高層的交流與對話,為行業消除隔閡、建立共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更像是寒冬里的一股暖流,給整個葡萄酒行業的從業者帶來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