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云酒頭條

小趨勢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最近經常聽到白酒行業的人抱怨,酒類行業越來越難做。但白酒行業又是業外認為較好、依然在增長的行業之一。
為什么會出現業內認為困難,業外認為商業機會無限呢?筆者想應該是站的角度不同,業內人站在水平增長的角度,看存量市場,發現遇到了天花板;業外的人處于消費的端口,看增量市場,發現了深度挖掘的機會。基于對行業洞察和敏感,筆者認為酒類消費有10個小趨勢。
?
傳統白酒的延期消費
長期喝茅臺的消費者大多有一個規律,就是當年購買的酒先存放一年時間再喝,通過洞察發現這些人屬于茅臺真正的極客,對茅臺的認知超過了一般的業內營銷人士,甚至超過了廠家人員。
他們從使用的角度把茅臺說的頭頭是道,可能也有些偏頗的成分,但是透露出了對茅臺的熱愛,這類人士的消費規律,正在向普通消費者滲透,或許也是推動茅臺目前熱銷的群體之一。隨著這類群體擴大,在河南、廣東、北京、山東、內蒙等地已經出現了一股醬酒消費新力量,這或許是醬酒在區域引領消費的風向標人群。
?
部分人群的助眠消費
不知從何時起,有一類群體開始在睡前喝酒,或者處于工作壓力的精神放松,或者是處于助眠的作用,這里面不乏還有一些女士,他們睡前喝上一兩,不知不覺的進入夢鄉。
他們不是白酒重度消費者,但他們是白酒深度使用者,在喧囂的城市的夜晚,用一杯的酒與自己對話,對他們來說:酒是一個知己,酒在心中,讓酒來陪伴自己;人在酒中,喝出一種境界。在忘我的時間里,默默的進入了夢鄉。
?
健康人群的伴餐消費
有一類這樣的群體,在吃飯時總要倒上一兩白酒,從來不多喝,而且每頓飯前都會喝,久而久之養成了一種伴餐習慣。
不嗜酒,但懂酒;不好酒,會喝酒;用健康飲用的方式解讀著中國白酒的文化內涵——適量飲用有益健康。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曾說過,白酒只要適量飲用,是一種非常健康的消費品。這類群體是真正讀懂中國酒文化的理性消費群體。
?
常被忽視的中年女性群體
很多愛喝酒或者經常應酬的男人偶然發現,自己身旁的愛人偶爾一次喝酒,竟然打破了的認知界限,沒有想到,平時滴酒不沾的愛人酒量竟然如此驚人。
仔細研究發現,女士不是不喝酒,是不愿意天天去應酬。有些中年女士遇到多年未見的同學或者與閨蜜小聚,基本上是一醉方休。這個身邊經常上演而又被我們忽略的場景,完全是燈下黑的表現。中年女性或許放松心情,或許是表達情緒,或許是老友歡聚,或許是感情宣泄。在五彩繽紛的世界里,飲酒的中年女性群體逐漸壯大為一種新勢力。
?
特殊人群的嗜好消費
之所以定義成特殊人群,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超越平常人的酒量,這種人喝酒是一種享受,屬于酒仙級別。酒文化、酒知識甚至有關酒的故事,酒的詩詞都很精通,酒具、酒禮、酒規矩都爛熟于心。白酒對于他們而言已經浸入身心,把喝酒提高到了李白的高度,酒已經成了他們的一種精神生活。
另一類人屬于酒鬼,酒精對他來說,就像喝水。這種人有了酒癮,有些人認為這種人身上有酒蟲,每天必喝,每喝必多。一喝來精神,不喝受不了。靠酒精的麻醉來忘掉一些煩惱憂愁的事,靠天天喝酒來享受喝酒的樂趣。同正常喝酒的人相比,兩類的特殊人群的嗜好已經走向了兩個消費極端:一端是精神消費的酒仙,一端是物質麻醉的酒鬼。
?
大眾人群的存酒消費
有一天和出租車師傅聊起酒來,讓我意外的是他每年都要藏酒,他由于職業原因,平時自己不喝酒,但是節日朋友聚會、親戚團聚以及節日表達情誼,總要拿出自己特意收藏的好酒供親朋分享,敘敘舊情、聊聊過去,沒有一瓶好酒怎能喚起情感記憶和曾經的故事。
從酒開始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和道不盡的情誼。這類群體喜歡存一些親朋好友推薦的高度酒、原酒和一些有地方特色的白酒,無所謂品牌,無所謂大廠,只要親朋好友的信任背書,總要購買幾百斤甚至上千斤。不為理財,也不為漲價,就是為了與朋友相聚時,也能夠表達一下自己的情義。
?
斗酒圈層的收藏消費
老酒的火爆有平常人的消費推動,更有一批人開始把藏酒當成一種愛好。隨著這幾年白酒行業的火熱,藏酒人群逐漸壯大,慢慢地發展成為一種圈層文化,這個圈子被稱為斗酒圈。
為什么叫斗酒圈?是因為他們喜歡拿出自己的老酒與圈內人對比,比一比誰的酒更好?誰的產品更稀缺?誰的年份更老?誰的藏酒更多?隨著這個圈子越來越大,現在行業協會和官方機構開始參與,斗酒圈層的出現讓白酒行業變得更加精彩紛呈。
?
精英人群的紀念消費
現在很多廠家發現封壇酒的人越來越多,隨著白酒從物質消費向精神消費升級,白酒的紀念意義超過了本身的價值,酒最初的作用就是紀念。人生短暫,每一天都值得紀念,讓過去每一天都成為一個重要的節點,也是人生價值的記錄。
紀念消費也是場景消費的體現,從個人到公司,從集體到社會,紀念消費更有參與感、體驗感、儀式感。目前已經觸及到我們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個人的出生上學、結婚生子、工作升遷等情景,到親友的節日相聚、同學的感情加深、戰友的久別重逢等場景,再到到公司的團建、集體的活動紀念以及重大活動的開業慶典等場合,有了白酒的參與,更能平添幾分的社會意義。
?
玩酒一族的娛樂消費
玩酒一族其實早就有了,湖北恩施的摔碗酒、蒙古人的悶倒驢、北京的炸彈二鍋頭一直到各種玩的江小白。白酒本來就是場景助興的潤滑劑,不喝不熱鬧,不喝沒氛圍,無不說明了白酒娛樂價值。
但是隨著移動互聯工具助推和人工智能嫁接的各種場景,給年輕人提供了各種彰顯個性的舞臺,誰說白酒非要拼酒量?誰說白酒非要玩命喝?讓白酒娛樂的回歸生活,在古代民間就有各種玩法:猜拳、玩牌、搖骰子等。白酒回歸生活是大勢所趨,也是白酒常態化消費的覺醒。“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其實就是白酒回歸生活最好的證明。
?
女性白酒的野蠻增長
隨著90后女性走向社會,逐漸成為社交的中心,我們發現,年輕女性不但接受白酒,甚至開始享受白酒。用白酒表達情緒,用白酒瓶插花,用白酒撫慰心情,用白酒釋放自我。有數據顯示,年輕女性飲酒的比例正在野蠻增長,甚至與男性飲酒有平分秋色的之意。憑借對行業洞察和直覺,可以有理由預測:00后女性白酒或許是未來中國白酒突破方向。
白酒消費趨勢隨著各種場景的出現,正在加速分化。小趨勢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以上發現的10個小趨勢僅僅是白酒消費趨勢的冰山一角,并不能窺探出白酒消費趨勢的全貌。衷心期望有更多的行業有心人的觀察和洞察,一起來推動行業未來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