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云酒頭條

“未來汾酒”已經站在行業增長舞臺的中央。
關注汾酒,我們都關注什么?汾酒速度、國企改革、汾酒樣本……
如果拉長時間線你會發現,在汾酒發展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未來主義”,這一點正是讓汾酒在過去數年間能夠“比快更快”的秘訣。
2010年,“品牌中國”聯盟向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頒發了“品牌中國十大年度人物”的獎項。彼時,李秋喜在發言中表示,“這個獎不是頒給我個人的,而是頒給汾酒的;這個獎也不是頒給現在的汾酒,而是頒給未來的汾酒的。這個獎是獎給一種趨勢,一個希望”。
十多年過去,李秋喜當時所說的“未來汾酒”,已經站在行業增長舞臺的中央:最新發布的山西汾酒2020年業績預告顯示,2017-2020年,公司已連續4年保持高增長。高速增長背后,正是李秋喜以未來主義的發展觀,為汾酒確立的發展道路。
?
比快更快
在創造了“汾酒速度”“汾酒加速度”之后,公司將如何發展?汾酒給出的答案是:“比快更快”。
2016年,迎著行業弱復蘇的趨勢,汾酒實現營業收入44.05億元,同比增長6.69%;實現凈利潤6.05億元,同比增長16.24%。
2017年,汾酒成為山西省國企簽訂目標考核責任書的改革試點。在邊改革邊發展的背景下,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37億元,同比增加37.06%,實現凈利潤9.44億元,同比增加56.02%,創造了全行業關注的“汾酒速度”。
2018年,汾酒繼續深化改革,當年實現營收93.82億元,同比增長47.48%,增速位居19家白酒上市公司第一,實現凈利潤14.67億元,同比增長54.01%,“汾酒加速度”形成。
2019年,汾酒在前兩年業績高位基礎上,繼續釋放強勁增長動力,實現營業收入118.80億元,同比增長25.79%;實現凈利潤19.39億元,同比增長28.63%,保持明顯高于行業水平的平穩加速度,完成了加速復興的“起飛動作”。
在連續創造汾酒速度、汾酒加速度之后,汾酒的發展“天花板”在哪?
汾酒的答案是發展沒有天花板,發展可以“比快更快”:2020年,在受疫情影響的不利因素下,汾酒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39.96億元,同比增長17.69%,實現凈利潤為31.06億元,同比增長57.75%。
這一成績可謂來之不易,不僅高于2019年的業績表現,凈利潤增速遠超營收,且橫向對比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今世緣、迎駕貢酒、水井坊、酒鬼酒等企業,汾酒增速仍位居前列。
在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汾酒用“比快更快”證明了“汾酒速度”“汾酒加速度”的可持續,帶給行業前所未有的信心,成為繼高質量之后,引領行業發展觀的“未來主義”。
?
汾酒信心
汾酒披露2020年業績,為酒業乃至資本市場注入了難能可貴的“汾酒信心”:自2021年春節首個交易日起,白酒板塊持續震蕩,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中證白酒指數跌幅已近30%。
既“快”又“穩”的汾酒2020,對于調整中的白酒板塊來講,無疑是一抹亮色。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汾酒第一次在白酒板塊扮演生力軍的角色。
2010年,白酒板塊在經歷自2009年12月開始的大調整之后,一度陷入低迷。最終,汾酒以31.84%的凈利潤增長刷新資本市場眼球,年報公布當日股價放量大漲,5日內漲幅達22%。
回歸當前,“汾酒信心”的內涵遠不止于為資本市場注入信心。
2017年,作為山西省省屬國有企業中第一家簽訂目標責任書改革試點企業,邊改革邊取得發展成效的實踐,當年即成為山西省新時期國企改革的“汾酒樣本”,為國企改革全面展開注入了信心。
2018年,汾酒集團申報的“汾酒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邏輯與實踐”項目獲得“2018全國國企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2019年1月,人民日報開年首個國企改革案例聚焦汾酒,汾酒新時期國企改革實踐,從“山西樣本”上升到“全國樣本”。
2019年12月,汾酒集團酒類資產全部注入上市公司,成為山西省和白酒行業首個實現國企整體上市的企業,這對當前備受“同業競爭”焦慮的酒類上市企業來講,樹立了汾酒樣本,更注入了解決問題的信心。
“汾酒信心”的背后,是汾酒深化國企改革實踐中創造的汾酒模式、汾酒道路,揭示的是酒業現代化高質量與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對于汾酒自身來講,“汾酒信心”意味著汾酒讓外界看到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勢能。
從市場布局來看,隨著汾酒全國化市場布局持續深化,在山西、山東、河南等“存量”市場持續做大,江蘇、浙江、上海、廣東等華東、華南等增量市場加速做優的同時,激活西北、東北等潛量市場,意味著未來“體量”仍有較大增長潛力。
從產品結構來看,在“抓兩頭帶中間”的策略下,汾酒實現了中高低端產品的全面增長,尤其是高端產品青花汾酒系列銷售占比不斷提升,隨著復興版等產品向高端持續發力,利潤水平將有進一步增長。
汾酒更巨大的勢能也來自于竹葉青大健康產業的布局,并將其作為推動汾酒集團這輛戰車馳騁酒業市場不可或缺的雙輪之一,意味著汾酒“再造一個汾酒”的可能性。
無論是對于行業,還是對于自身,汾酒的新篇章才剛剛開始。
?
未來主義
2011年,李秋喜在“2011年第五屆中國品牌節”上提出了“中國酒魂時代”這一理念。“中國酒魂”的提出,是李秋喜站在歷史的高度、全局的廣度、長遠的深度,對汾酒復興的思考。
彼時,李秋喜提出,汾酒文化的復興,不是為了市場營銷而做文化,不是被市場營銷綁架的復興,而是以汾酒文化作為主導力量,領導汾酒的復興,帶來了中國酒業核心價值體系的回歸與重建,從而開啟中國酒業的新時代。
“中國酒魂”的提出,正值酒業“黃金十年”末尾,體現了李秋喜對于行業未來發展的判斷,用未來的眼光,回答了什么是汾酒、汾酒該如何發展等關鍵問題。最終,汾酒在“中國酒魂”戰略的引領之下,找準了“文化復興”這一發展道路,實現了逆風飛揚,打贏了“業績攻堅戰”“改革落地戰”和“行業進位戰”。
時間來到2020年,汾酒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接下來如何發展成為關鍵。
李秋喜在“中國酒魂”的后面加上了另外一個詞:活態為魂,并強調活化、活用汾酒歷史文化,不斷豐富汾酒、竹葉青酒歷史文化內涵,提高汾酒、竹葉青酒品牌在國內外市場的活躍度。
“活態為魂”的背后,是山西省對于汾酒向更高目標發起沖擊的期待,也是李秋喜對于汾酒未來如何發展的回答。這或許與當年“中國酒魂”的提出一樣,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理解“活態為魂”,實際上這正是李秋喜當年履新汾酒時,提出的“三步趕超”戰略在當下的決策與表現。
彼時,李秋喜站在未來主義的角度,為汾酒提出了“追趕、超越、領先”趕超戰略,回答了汾酒中長期未來發展的問題。站在現在,回望過去十年,汾酒“追趕”的階段性目標已經基本實現,“活態”戰略成為汾酒接下來“超越”目標的核心。
李秋喜透露,汾酒集團未來將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和“目標茅臺、雙輪驅動、十年趕超”的要求,加大江南市場開發力度,加快竹葉青大健康產業發展步伐,不斷優化產品結構。
在李秋喜和汾酒的“未來主義”中,“領先”將是什么內容,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