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華夏酒報

經歷了過去幾年量縮價升的盤整之后,2023年白酒業極有可能開啟量價齊升的新局面,行業的發展將是全方位高質量的發展······
在進入2023年之后,白酒行業開啟了令人矚目的發展勢頭,從元旦春節期間的白酒旺銷,到央視、衛視春晚的白酒主場品牌宣傳,種種跡象表明,2023年白酒業將迎來恢復性增長。經歷了過去幾年量縮價升的盤整之后,2023年白酒業極有可能開啟量價齊升的新局面,行業的發展將是全方位高質量的發展。
但是并不是說白酒業就能高枕無憂了,我們同時還要看到未來行業潛在的風險以及行業發展的特征。
人口負增長,紅利消失:61年來首次人口負增長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國民經濟運行數據。2022年,中國人口出現近61年來的首次人口負增長。
2022年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
存量競爭,市場紅利減少:傾軋式增長讓白酒競爭壓力劇增
根據上市公司年報數據及統計局的規模以上企業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全國規上白酒企業已經減少到900余家,市場進一步向頭部企業聚焦。
2017年,行業前五(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營收之和占規模以上企業總營收的22.62%,五家利潤之和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總利潤的45.60%;2018年,行業前五(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營收之和占規模以上企業總營收的31.58%,五家利潤之和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總利潤的50.32%;2019年,行業前五(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營收之和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總營收的33.79%,五家利潤之和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總利潤的51.69%。
可見,行業市場份額集中度持續提升,向名酒集中、向大企業集中、向品牌集中的趨勢持續,寡頭競爭越來越激烈。
投資過熱,行業泡沫風險增大
近幾年,隨著茅臺帶動下的白酒行業重新洗牌,帶來了行業投資不斷涌入,雖然給疫情中的白酒行業發展帶來了蓬勃活力,但是也讓白酒業在資本的推動下泡沫越來越大,無形中增加了白酒投資的風險。以剛剛推出的兔茅為例,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市場價格已經腰斬。

事實上,近年來大批業界資本和企業“圍獵”茅臺鎮入局醬酒。自2020年以來,就有巨人集團、融創中國、北京聯美集團、修正藥業、山東史丹利、金針菇等眾多業外資本陸續舉起酒杯投資醬酒,加上各種資本布局進入白酒股票市場,沾酒火、染酒熱的局面持續了近三年,這為白酒市場的投資增加了更多風險。
集團化發展,中小微酒企發展艱難
隨著這幾年白酒成為資本市場的香餑餑,眾多集團化企業的介入和參與,加上行業向頭部企業集中越來越明顯,使得白酒行業逐漸進入了集團化發展的新階段,以茅臺、五糧液、汾酒、瀘州老窖、洋河等頭部企業為首的傳統白酒集團軍,加上華潤、復星等跨界資本的進入,讓白酒行業的集團化發展更加凸顯。
未來,行業有可能進入集團化高度整合的階段,白酒行業正在面臨啤酒大集團化式發展和整合,普通中小微酒企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越來越差,發展越來越難,新品牌進入和成功的機會越來越少,行業競爭的門檻越來越高。
價格偏離價值,產品價格倒掛,價格帶被鎖死
2022年,白酒的傳統漲價潮沒有到來,取而代之的是以茅臺為首的領軍企業紛紛向下發力,白酒行業的價格上漲和突破的空間被鎖死,市場進入價格廝殺與價格倒掛消耗戰,這大大增加了渠道壓貨風險以及企業挺價的成本越來越高。2022年,茅臺推出的1935從1800多元降到了目前的1200多元,其他千元價位名酒也面臨價格倒掛現象。
2022年,白酒行業經歷了復雜的疫情考驗,市場雖然沒有前兩年熱,但是格局越來越清晰,未來發展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醬香占比增加
醬酒雖然在2022年開始回歸理性,但是隨著越來越多消費者熱衷醬酒的消費,醬酒的品類在市場上的占比會越來越高,從超高端到中低端,醬香酒品類未來全方位發展,并且在全國形成普遍消費潮流,因此,市場占比將達到40%,超越濃香品類成為第一大香型。

濃香占比減少
在醬香白酒的強勢引領以及清香白酒的強勢崛起下,濃香型白酒的市場占比從60%降到40%,醬香將在中高端以及超高端市場上形成對濃香市場的蠶食,而清香型白酒將在低端市場上形成對區域濃香型白酒市場的收割。
清香的投資熱開啟
隨著清香汾酒的強勢引領,以及清香品牌陣營的集體發力,越來越多的資本將進入白酒行業的品類洼地和產區洼地清香杏花村產區,布局清香品類市場,預計2023年清香白酒的投資熱將被開啟,清香型白酒未來投資熱會持續跟上醬酒熱潮流,成為中國白酒市場上投資新陣地。

區域白酒企業開始重新開啟增長
2022年以來,各地方政府推動和主導下的地方白酒企業復興計劃,將推動經歷了三年低谷期的區域白酒企業強勢回歸,2023年,區域白酒企業將重啟增長,并且成為行業恢復增長的重要力量之一,與頭部企業共同推動行業量價齊升發展。
國際化開發成為行業戰略
2022年第四季度,茅臺、五糧液、汾酒、瀘州老窖等頭部企業紛紛在年會中提出了白酒國際化戰略,未來隨著頭部企業國際化戰略的不斷升華,將給中國白酒產業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國際市場的開發也將成為白酒產業未來的藍海。

數字化升級成為行業共識
2022年以來,白酒行業的數字化建設、元宇宙建設已經成為企業提高效率與創新的亮點,企業從生產到銷售的數字化建設與管理,為未來企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并購與跨界投資更頻繁
隨著2023年的市場不斷放開以及政策松綁,白酒行業資本化運作和整合會越來越強,未來白酒行業的并購與跨界投資會越來越頻繁,集團化與集團化+白酒產業的整合會成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
2023年,希望白酒企業都能更好地發展起來,抓住后疫情時代的消費潮流與市場機會,激活和提升自身企業競爭力,為世界釀造、推廣更美的中國酒。頭部企業更應該把2023年當成中國白酒國際化的元年,推動整個白酒文化的全面國際化,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旗手,讓全世界愛上中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