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云酒頭條

大涼山公益行,產業扶貧是酒業恪守品質的本心追求。
“沙馬乃拖村在今年發展產業之前,沒有一個主導產業,全村外出人員就13人,農戶沒有一個增收的產業?!?/font>
作為深度貧困地區,大涼山曾有無數個“沙馬乃拖村”。在涼山州脫貧攻堅戰取得深入進展的大背景下,沙馬乃拖村也有了第一個主導產業——扶貧酒坊項目,這讓村里人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從貧困到走上致富路,沙馬乃拖村的蛻變,也是整個涼山州的縮影。這其中,扶貧酒坊是酒業對涼山州進行產業扶貧的一個開端,來自酒業的力量將在涼山州不斷匯聚、壯大。
8月18日,由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主辦,1919、環球佳釀協辦,以“酒業同心情系涼山 助力發展產業脫貧”為主題的大涼山公益行活動在西昌舉行。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涼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長向貴瑜,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劉員、秘書長秦書堯、副秘書長趙禹,以及全國各省市區酒類流通行業協會、酒企、知名大商代表,我公司董事長宋寧先生,副總經理宋報堂也一同前往,主流新聞媒體記者共聚涼山州,見證了一場匯聚酒業大愛的捐贈儀式。當天,與會代表還考察火普村、灑拉地坡大馬士革玫瑰基地的產業扶貧發展情況。
?
酒業為什么而來?
“中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這是大多數人對大涼山的第一印象。曾幾何時,“出行靠藤梯的懸崖村”,更是讓聞者揪心,也照見了大涼山脫貧致富的迫切要求。
實際上,從當年的“彝海結盟”,到衛星發射基地,大涼山一直是一片為國家、民族做出特殊貢獻的“紅色”熱土。
身處困頓,卻擁有厚重歷史文化的大涼山,一直牽動著酒業人的心。
為落實國家提出的精準扶貧、全面脫貧戰略,支持涼山州貧困地區脫貧,6月29日,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向全行業發起了公益募捐倡議。
此后47天,酒業累計認捐總額達678.5288萬元,其中企業認捐558.98萬元,個人認捐119.5488萬元。捐贈儀式上,王新國代表所有捐贈方將善款捐贈給涼山州,這筆善款全部交由涼山州扶貧開發協會,專項用于苦蕎等深加工產業項目建設。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
王新國在講話中說到,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發起的這次公益行動,著眼于大涼山生態優勢,實施苦蕎等深加工綠色產業項目,既充分符合“發展長效扶貧產業,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銜接”的中央指示精神,同時也契合了酒業一貫的生態理念和品質本心。
“助力扶貧事業,發展地方經濟,是酒業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的高度統一,也是酒業踐行初心的一個重要方式。大涼山公益行,酒業人是為責任和使命而來。”王新國表示。
?
為什么是大涼山?
捐贈儀式現場,近百位酒業同仁,帶著酒業人的初心和擔當,走進涼山州,走進大涼山這個被全國聚焦的困頓之地。

涼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長向貴瑜
就在8月16日,《求是》雜志刊發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在蹲點調研報告——《涼山脫貧攻堅調查》。文章開篇即提出,涼山彝區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是影響四川乃至全國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控制性因素。
今年,是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聚力精準施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成為重點任務。文件明確提出,要主攻深度貧困地區,注重發展長效扶貧產業,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
在涼山州這個具有高度示范意義的脫貧攻堅主戰場,其脫貧致富的成功案例極有可能成為其他貧困地區借鑒的對象。找準涼山州的優勢資源,因地制宜進行產業扶貧是助力涼山州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
產業扶貧貴在精準,作為“世界蕎鄉”,涼山州約占中國苦蕎麥產量的一半,是全球最大的苦蕎麥種植中心、加工中心和市場中心,苦蕎產業也成為盤活涼山州經濟的有效抓手。此次募集善款用以扶持涼山州苦蕎等深加工綠色產業項目,旨在對涼山州進行精準扶貧。

?
精準扶貧,酒業怎么“扶”?
現任井葉特西鄉沙馬乃拖村第一書記的胡明東是援彝干部。在捐贈儀式上,他以“正在騰飛的沙馬乃拖村”作為主題,講述了當地開展扶貧酒坊項目后,百姓生活的點滴變化。
重獲發展的沙馬乃拖村,是苦蕎等深加工產業項目的第一批受益者,美姑縣第一個扶貧酒坊就落成于沙馬乃拖村。種不出玉米的沙馬乃拖村,卻因為特殊的地理氣候,造就了優質的苦蕎,為白酒釀造提供了良好條件。
據了解,扶貧酒坊項目由環球佳釀、1919提供基建支持、技術支持、產品包銷、渠道導入和營銷推廣,釀酒原料全部從當地及鄰近地區采購,最終的產品由卡沙沙酒業公司負責收購,并進行統一包裝和銷售。
從苦蕎種植、苦蕎酒釀造,到推動苦蕎酒的市場流通,再到對涼山州的特色產品品牌傳播以及經濟效益帶動,涼山州的苦蕎深加工產業項目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為其他產業的打造提供了一個樣本。

與會代表前往火普村、灑拉地坡考察扶貧發展情況
酒業以產業扶貧助力涼山州脫貧攻堅工程,大力扶持苦蕎等深加工產業項目,其實是從四個方面把握住了涼山州發展的脈搏。
其一,這是精準扶貧的新路徑,苦蕎深加工項目通過產品創新,提升涼山苦蕎的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并在運作模式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以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可持續發展。其二,這是扶持生產的新模式,以酒類產銷為主線,將生產、配套、觀光旅游等產業鏈條上的不同環節進行串聯,最大程度地吸引當地農戶參與,通過產業集群式打造實現廣泛覆蓋和聯動發展,同時還能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其三,這是規模效應的新突破,目前苦蕎深加工產業產品已經上市,并堅持“園區、建廠、電商”三管齊下,成功打造產銷閉環。其四,這是正向循環的新經濟,苦蕎深加工背后,涼山州找到了“互聯網+特色農產品”這個潛在的脫貧致富重要支撐點。

火普村村委
苦蕎深加工項目是酒業和涼山州“牽手”的第一步,也是酒業助力涼山州脫貧攻堅的切入點。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公益活動行至涼山,正是建立了酒業與涼山州的緊密關系,未來這些特色產業、產品,將走出大涼山區,實現涼山州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