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inojoe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490981/answer/23705104
來源:知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商業(yè)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獲得授權(quán),非商業(yè)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在北京上大學(xué)的時候,在市場上第一次見到玫瑰米酒,白色塑料的一小方桶,稠而香。幾個女生在宿舍里喝得七仰八歪,各種昏話。
高中同學(xué)來大學(xué)看我,鵝毛大雪里鉆進陜北小吃店里,爐火熱熱的,頓覺又活過來。切盤做肉夾饃的純?nèi)?,兩碗油潑扯面。忍不住叫瓶小二,抿一口又香又燙,當(dāng)年英俊沉默的男生已是個伶俐幽默的胖子。各握一小盅,喝得極慢,聊各種褪色的八卦軼聞,就著小窗外陰天里的大雪。
去德國讀書。德國其實酒類極其豐富,除了大麥酒,葡萄酒、利口酒、燒酒(水果制)各種俱全,紅白粉各色,或干或甜,很少有人知道,德國是世界上最早釀冰酒的區(qū)域。且十分物美價廉,超市里一兩歐元的酒大滿箱滿谷,高于10歐元的酒類就有專人來給你介紹。我所在的州頗有喝紅酒的傳統(tǒng)——順便說一句,不是所有的德國人都是見到啤酒不要命。
學(xué)生時期沒錢,同樣價格下專挑南美和西班牙的紅酒,更加物有所值。工作后,在德國朋友喝他的各種德國私藏酒支,才開始喝到德國甜白,干白,起泡酒,后來知道這是很多專業(yè)人士推薦新學(xué)喝葡萄酒的起步酒。德國人酒量頗可觀,跟著一晚上可以試幾瓶。一邊聊天,一邊喝,得意了唱歌助興,喝完再蹭兩瓶,不亦樂乎。
后來去英國玩,到底學(xué)會了喝威士忌,晚上一幫朋友聚餐,桌子一推開始打八十分,冰鎮(zhèn)后的威士忌,橡木味頓時不那么囂張,澄凈,冰洌,一杯放在手邊慢慢呷,不緊不慢的,漸漸就覺出那種好,悠閑,醇香。
沒學(xué)會德國人喝正經(jīng)啤酒,因為不愛那味道,但是德國人教我喝radler,啤酒檸檬水3:1,清爽微甜。大群朋友聚會,一尺來高的一大杯,喝一晚上,略有酒意,嘻哈一氣,也毫不違和。
2005年回國,母親生重病,趕回家去也幫不上忙,索性擼起袖子大掃除,花了一周把塵封多年的老屋徹底清洗。每天父親從醫(yī)院回家來,我洗干凈手,弄點午飯,父親必拿出一瓶汾酒,我陪父親喝兩盅,我和父親不是山西本地人,但是都喜歡汾酒,三十年汾酒尤其綿香。天南地北去了那么多應(yīng)酬,在我而言,還是汾酒最好喝。
還碰到過很多好喝的酒,往往都有些故事。和你碰到有趣的人一樣,也許你一年365天,見不到一個有趣的人,偶然相遇,是種機緣,不由得不驚喜。我先生在飛機上第一次喝到belly,驚為天人,悄悄揣了一小瓶回來給我。在我們的大樓物業(yè)總管那里,弄到了四川私釀的青梅酒,好喝得脫離你的想像力,后來還在她那里挖掘到用原漿炮制的藥酒,后來還發(fā)現(xiàn)她是個很好的中醫(yī)等等。2011年去德國專心寫了三個月的博士論文,偶然開始喝德國的香檳-起泡酒,一個人,就買六小只一扎的包裝,每晚開一小瓶,坐在地毯上,抱著筆記本,一邊工作一邊慢慢喝,喝到12點正好微醺,合上電腦上床,睡得十分香甜。
如果你沒有碰到過好的酒,一種可能是你年輕,沒有經(jīng)過各種奇怪的事情;一種是可能你沒有足夠的好奇心,嘗試各種新鮮的東西。
不必變成喝酒的專家,我的葡萄酒專業(yè)品評能力至今停留在起步級。我大約能喝出好酒,但并不挑剔,因此在行家那里,頗算不讓人討厭的陪酒。各種酒都有興趣試試——看多了莫言,偶然看看八百萬種死法也不錯。只要不是劣酒——這很容易,天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好喝的酒。
好酒+妙人是最美好的搭配。碰到這種機會,恭喜你。喝酒最愉快的時候,是那種微醺的狀態(tài)。能一起喝酒到這個狀態(tài)的人,必是你信任和欣賞的人。甚至商務(wù)場合一樣如此,肯和你坐下來喝酒,也代表一種態(tài)度。
遇到好的酒,但是同行的人很無趣,這是種遺憾,到馮唐那個級別,代表麥肯錫咨詢出臺,也會喝到催吐若干次,再繼續(xù)上陣。作為一個女生,我有天然的無數(shù)借口,可以拒絕今晚喝酒。我使用借口的頻率與我對同飲人的評級反相關(guān)。但是通常如果評級不那么高危,我不會完全拒絕,只會笑瞇瞇地慢慢地、悄悄地享受好酒,興致盎然地觀看同飲者在幾杯美酒之后,會不會變成一個更有趣的人。
我也愛喝茶,人生在世,酒、茶、書、文玩,都是一樣好玩的東西,都是以很低的代價,讓生命充滿豐富和樂趣的東西。喝茶也會醉,酒醉的危險度顯然大一些。有個技術(shù)性的建議,你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嘗試徹底放開醉一次,然后你對自己的酒量、酒品、享受酒的能力都會有個判斷;但我個人覺得更好的是,全身心清醒而飽滿地沉浸入酒,或者是茶,而不是完全放縱自己。
我唯一的借酒尋事是在大學(xué)里。夏夜里和朋友一起在校園里散步,原因記不得了,總之場景是我左手拎著一瓶啤酒,右手拎著兩只鞋,赤足走在路上,頗有點挑釁的意思;盡管到處都是多半人高的柏從,同行的朋友依然走得頗不自在,不時張皇四顧,生恐被同學(xué)看到。一路斗嘴,天氣懊熱,偶然有點點清涼的風(fēng); 走到圖書館的大臺階上,盤腿坐下,開了啤酒對飲。
可能是因為夜深靜涼,越喝越清醒。最后喝到毫無火氣。散了。
不管醉翁之意是什么,僅僅是酒是不夠的。
如果沒有任何其他復(fù)雜想法,酒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