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云酒頭條
時下,要說大熱點那就是共享經濟了。共享單車火遍中國并蔓延世界,共享辦公在中關村風起云涌,還有共享倉儲、共享醫院、共享汽車、共享雨傘等等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面對此形勢酒業該如何搭上共享經濟的這趟車?
首先,要打消對酒業實施共享經濟的疑慮。有人說共享經濟都發生在新興的與互聯網關聯緊密的行業,不適合酒類傳統行業,因為酒業主要還是靠人力營銷,其實錯了。
互聯網只是為共享經濟提供了信息技術工具,是共享經濟的加速器,與行業沒有關系,就像電力出現被廣泛應用推動各行各業發展一樣,新興行業快速應用共享模式是因為沒有傳統觀念和模式的束縛,并非只有新興行業才適合。舉個例子,收廢品是最傳統、最沒有營銷含金量的行業,但最近央視創業英雄匯上一個安徽小伙創新出“便利俠”廢品回收平臺項目,其中大量的回收人員就是通過共享社區回收人員來實現落地的。廢品回收要比酒業更傳統,難道酒業不應該從中得到啟示嗎?
其次,要看到實現共享經濟的兩大方向路徑。一是跨界,就是橫向的資源共享,二是界內,就是縱向的資源共享。兩條路都走得通,前提是要深刻理解共享的概念,建立共享理念,說白了就是要洗腦,要把那些不適合共享經濟的思維模式拋到腦后,否則你就是湊熱鬧,瞎子點燈白費蠟! 比如,酒業在跨界共享資源方面早有嘗試,搞了很多與加油站、農郵物流、咖啡店、汽車4S店等企業的渠道及客戶共享,但是酒業的觀念還是傳統的“我供貨你賣貨”,營銷思路還是開個專包產品就想要廉價占有人家的資源,根本沒有考慮過如何把自己的資源也拿出來與人家分享,共同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益。比如廣告資源,無論天上還是地面的,你看見哪家酒企為跨界合作伙伴共享了?所以搞了這么多年跨界就是沒誕生一個可以比肩《可口可樂與魔獸世界》那樣的成功案例。
第三,要了解酒業界內的共享經濟潛力有多大?拋開跨界,僅就界內不算促銷活動,估算下我們的倉儲、物流、人力、廣告、促銷員等項的最低配置費用就知道了。以一個企業一個地級市為資源配置單位,乘以100個地級市場和2000家較大規模企業資源配置估算如下:
可見,如果實施共享經濟,按照20%的資源共享率可節約資源費用244億,按行業2016年銷售收入9780億測算,共享經濟可以給行業帶來2.47%的利潤,而2016年行業利潤率才7.2%,共享經濟可實現的利潤達到了行業的34%。因此,對于總量供給過剩且資源成本大幅上升的酒業來說,面對資源閑置和巨大需求的矛盾,實施共享經濟的確是提升效益的有效模式及路徑。
第四,如何解決酒業共享經濟的難點?理論上來講凡是閑置的資源都可以拿出來共享,但是由于這些資源都是按產權和品牌隸屬關系進行配置的,實施共享經濟面臨既有廣泛需求又受不同利益主體矛盾制約的困難。筆者認為解決這一難點可采取以下思路。
在供給測,可按照產業鏈搭建共享資源的溝通協調平臺。比如:以品牌品類組合方式開展廠家招商活動,把各自閑置或可以共享的廣告發布、會場面積、后勤服務等招商資源拿出來共享。最近茅、五、瀘、郎組團赴東北招商就是一次很好的資源共享。比如,以產區資源組合方式搭建產品市場營銷聯盟,通過股份形式共享所有產銷資源,宜賓產區的28家產區企業聯盟就屬于這五種類型。還可以按照市場區域布局組建促銷聯盟,各廠家拿出80%的促銷員費用建立共享型促銷隊伍,解決促銷員淡季養團隊負擔過重,旺季以促銷員招聘難優秀促銷留不住等隊伍不穩定問題。
在市場端,經銷商可以按區域和品類互補方式組建市場倉儲物流聯盟,把大家閑置的倉儲、物流等資源拿出來共享。比如:用互聯網+分布式倉儲+街區物流的模式,統一調度閑置資源實現共享。組建品牌競合、品類互補等形式的商家落地服務聯盟,解決人力資源在時空或淡旺季之間的資源閑置問題。還可以利用白酒與啤酒的季節互補、濃香與醬香酒的香型互補、白酒與紅酒的品類互補等團隊資源建立落地服務共享模式等等。
總之,共享時代來了,酒業擁有大量的共享資源。我們應大膽擁抱而不是消極等待,關鍵是必須轉變觀念,要從競爭走向競合,否則就會落后于這個時代。